新土地经济学 :以现代国家和土地公有制为背景

新土地经济学 :以现代国家和土地公有制为背景
作者: 秦中春|责编:陈学英//龚雪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新土地经济学 :以现代国家和土地公有制为背景
ISBN: 9787517709992

作者简介

秦中春,管理学博士,中央和国家机关第八批援疆干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援疆)。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经济、公共政策和社会保障等。参与研究成果曾经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次(第十三届和第十五届)、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研究特等奖、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次)、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三等奖和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优秀论文奖等。主要著作有:《引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理论、方法与政策选择》《新养老金经济学》《调查中国农村》。

内容简介

"土地制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也是中国改革的难点。本书探索了土地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拓展了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观察和解决土地问题、深化新阶段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提升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关心土地问题的人士和各界读者都将从中获益。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土地问题极其复杂,对土地经济问题的多维度完整分析非常具有挑战性。秦中春博士此书体现了他一向的研究风格,即从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开始,构建新的分析框架,按照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得到一些可信且很有启迪意义的结论。具体而言,本书引入了一个具有穿透力的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利用土地是准公共物品、土地利用条件是重要变量,建立了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框架,即土地制度是内在思想和外在规定的统一、在改革中要合理引入条件建立有机衔接,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现实难题。本书的分析思路和政策结论,立足中国具体实际,面向现代国家建设,对于改革和创新土地制度,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应用价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世楫 新时代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深入挖掘土地制度改革经验,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推动土地制度理论创新。本书总结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将土地物品的特殊性及利用土地的人的变化作为研究起点,探索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为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土地制度提供了理论引导和创新思考,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著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 城乡融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土地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在土地改革上破题。本书从基础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创新,在研究中引入了外部性、劳动者、公平性、效率性、等价性、条件性、合约性等,提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城镇土地国有制之间既有重要差别也有内在一致性,很有参考价值,为深化新阶段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汉权 对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要为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服务。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究土地制度经济学问题,从科学、历史、法治等多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制度是国家解决土地资源配置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的基本工具,很有创新意义。对于关心中国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的读者,这本著作值得研读。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求是》特聘教授??黄祖辉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书以现代国家和土地公有制为背景,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原理,探讨了土地在现代经济学上的特殊性,提出了新中国土地公有制的核心是土地为劳动者所有和为劳动者受益,很有新意和价值,对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新思想。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