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巴渝诗歌三百首
ISBN: 9787229183554
蓝锡麟,四川南充人,一级作家,文化学者。立身重庆,先从教,后从文。在职时进行语文教学和师资培训,业余写作杂文、评论,还做组织工作,历任重庆五中副校长,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共南岸区委宣传部部长,重庆教育学院副院长,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化网艺术顾问。退休后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兼及诗词、楹联、辞赋和戏剧、影视剧本创作,先后受聘担任重庆出版集团独立董事、重庆市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巴渝文库》专家委员会学术牵头人, 2010年被聘任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已出版《先秦大侠义》《半部<论语>——孔门君子的德行坐标图》《 “狂夫”杜甫》《巴渝诗话》等17部个人著作,与人合著《中国三峡竹枝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经史百家杂钞今注》等11部书,主编《巴渝文化丛书》《溯游抗战重庆丛书》等9部图书,其中有文本译成英文或为港台学术机构所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该书可谓是巴渝文学界的“渝字号”精品力作,是巴渝地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作者深耕巴渝文坛六十多载,在重庆文化界德高望重。此次,他用毕生所学、精挑细选巴渝诗歌史上三百首代表作品,带领读者细致入微、精妙解读、赏析巴渝诗歌代表作,感受巴渝诗歌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作者发现,近二三十年,重庆人对巴渝文化的关注度超越既往三千年,尤其巴渝诗歌时常引人瞩目。热浪所及,不仅出版了两位数的以“巴渝”或“重庆”冠名,以及以某一地区冠名的诗歌选注本和全集本,而且还由媒体组织开展了一些“最美”诗歌评选活动。这然而,也引生出诸多遗憾。好几首并非巴渝诗的历代名人诗,被指认为巴渝诗。与之相映衬,更大数量的历代巴渝诗,竟然长期被遗忘。既有的相关出版物中,多数存在偏重唐宋而忽视明清,偏重夔州、渝州而忽视其他地区,古黔中郡今渝东南长期被冷落的倾向。既有的注释则是水平参差不齐,简注居多,误注和漏注亦复不少。如果听凭诸如此类的遗憾存在下去,将不利于巴渝诗歌乃至巴渝文化的传承,因而认为有责任补正。 该书期求正本清源,拾遗补阙。巴渝地域基本对应为当今重庆,历史上与今之川、鄂、湘、黔交界的边沿地带略有从宽。凡巴渝本籍诗人,无论何时何地的诗作,统属于巴渝诗。而籍非巴渝的诗人,则无论其名望如何,都要能实证曾经迹在巴渝,其间所作才算巴渝诗。自先秦至于近代,所选诗歌一概以诗为主,兼及词曲和民歌民谣。选取的标准,着重点在诗人的代表性和诗作的代表性;以之为前提,亦兼顾地域的代表性。在最终选定的 300 首诗歌中,唐宋诗合计 133 首,明清诗合计111首,大致上平衡,也合乎巴渝诗歌发展史的真实状态。从涵盖面看,既如实地凸显了诗山、诗廊、诗城和主城核心区两大重点区域,又广及于今重庆市 38个区县中的 36个区县,古黔中郡今渝东南的入选诗约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巴渝诗歌发展史的总体风貌可略见一斑。 该书注释期求应注必注,释疑详密、有据。应注的基准,设定在高中毕业语文水平,以增强广适性。但释疑解难上不封顶,即便专门家,仍可以随处“疑义相与析”。始终采用详注体例,一注字,二释词,三解句,四对篇章略作点评式鉴赏。注释的依据,主要是文献资料,只要可能检索得到,便不厌其烦,旁搜博取。其次也不迷信纷繁的文献,对地域历史、民物风情之类,还不惮参酌实地印象和时人讲述。凡能见到的古今人注释,都细加比较筛选,尽可能做到择善而从。若疑皆有误,则不辞与前贤时彦的见解相左,概依上述两条轨迹另作檠诂。统揽所选300首诗歌,计有120余首未见他人注释过,由作者个人诠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