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厦门大学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4.40
折扣购买: 至简教子:跟妈妈过年
ISBN: 9787561593219
从腊月二十五日起,家 里就进入过年的节奏。不知 这是妈妈生活时间最长的连 城的客家习俗,还是妈妈从 老家潮州带过来的习俗,或 是妈妈自己立的规矩。 从这天起,妈妈就会时 时处处提醒家里的孩子们: 要过年了,拿东西勿要乒乒 乓乓,讲话要吉吉利利,处 处要干干净净,屋里要亮亮 堂堂……妈妈说,只有这样 ,年才会过得好,才会有好 兆头,新的一年一切才会红 红火火、吉祥如意。 妈妈是这样要求孩子们 ,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屋里 屋外,到处收拾得整整齐齐 ,布置得喜喜庆庆。在孩子 们的印象中,平时就和颜悦 色的妈妈,过年时再忙再累 ,哪怕遇到再不顺心的事, 也总是满脸挂笑、泰然自若 。 搁红橘 平日,一见到橘子,妈 妈就会脱口而出:“橘子橘 子,吉利多子。”当年客家 人非常喜欢这种水果,习惯 写成“桔子”,以求吉利的美 好寓意。过年了,橘子更是 成为妈妈眼里的一件重要纳 吉物。在妈妈的心目中,过 年时摆在家里的红橘子,显 然是越多越好。精心准备过 年用的橘子,成了妈妈年前 的一件心头大事。 在年前的最后一个圩日 ,妈妈会到熟悉的“老摊主” 那里,买回一大筐又大又红 的橘子。这些橘子是近郊农 民新采摘下来的,都很新鲜 ,许多还挂着绿叶。橘子买 回家后,妈妈还要对它们进 行一番精挑细选,拣出表皮 光滑、没有斑点且个头大小 相当的橘子,单独用个竹篮 存放,挂在通风处,还时不 时地嘴里含上一口水,鼓足 腮帮,往篮子里喷洒水雾, 以保持橘子的新鲜度。 搁橘子,通常都是在年 夜饭后。当一大家人还沉浸 在欢声笑语嬉闹声中时,妈 妈会抽空独自悄悄去完成搁 橘子这件大事。 家里厨房灶台上、饭桌 上、神龛上、床铺靠板上、 床头柜上,以及收音机、电 视机、冰箱、烤箱、鱼缸、 鞋柜、装饰柜等处有台面的 地方,还有孩子们的书包里 ,都是妈妈搁橘子的好地方 。 妈妈搁橘子,橘子必是 成双成对摆放的。妈妈还会 在橘子下面压个装有一枚硬 币的小红包,这其中具体有 什么讲究,孩子们至今也不 得而知,或许是吉祥生财的 寓意吧。 几十年来,无论住在哪 里,无论搁橘子的地方多寡 ,也无论妈妈搁橘子的步履 是轻盈还是变得蹒跚,摆橘 子这件在妈妈眼里的纳吉活 ,妈妈从来都是那么看重, 总是一个人里里外外上上下 下忙个不停。边搁橘子边轻 声念念有词地说着“大吉大 利”“多子多福”等吉祥话, 妈妈眼里尽是虔诚。 这些橘子,通常要摆到 正月十五以后,妈妈才允许 孩子们动。不过,在物质相 对匮乏的那个年代,这些搁 放在家里各个显眼位置的橘 子,对孩子们而言,还是充 满了诱惑力。尤其是放了一 段时间缩水后的橘子,甜度 更足,倍受孩子们青睐。往 往才过了正月初七八,妈妈 做的其他年货渐渐告罄时, 孩子们便会纷纷违反妈妈的 “禁令”,忍不住偷吃。虽有 令在先,但对孩子们的偷吃 行为,妈妈则显得很宽容, 一如既往地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当然,那些妈妈放在孩 子们书包里唾手可得的橘子 ,等不到新学期开学,便早 已被孩子们消灭精光。 妈妈走后,纵使孩子们 哪怕只想咬上一口那些妈妈 亲手买的、搁在孩子们书包 及床头柜等显眼处的橘子, 都成了再也不可企及的奢望 。但妈妈留下的这种过年搁 橘子的传统,却成了孩子们 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的习惯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