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最后的熊猫
ISBN: 9787532768561
乔治·夏勒(George B.Schaller),1933年生于柏林,美国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熊猫项目外方专家代表,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熊猫保护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也是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藏羚羊研究的外国人。因其对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的杰出贡献,夏勒博士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及楷模,曾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金质勋章、日本国际宇宙奖、《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殊荣。 张定绮,台湾大学外文系硕士,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班肄业,曾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中文版资深编辑、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笔译组召集人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撰述委员。译有《浮世男女》《阿佛洛狄忒》《寡居的一年》《带着鲑鱼去旅行》《误读》《午夜之子》等作品,并屡获优秀译本奖 。
第二章 卧龙的冬季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一年二月 早晨七点,虽然天还黑着,我已经听见炊事员唐 祥瑞在厨房里乒乒乓乓地忙。我把衬衫扯进睡袋好焐 暖,然后直挺挺躺着,等寒意消退。胡锦矗在帐篷的 另一头轻声打鼾,还有一头,睡的是跟我们从北京来 此的临时翻译员小黄,他头上永远戴着一顶毛皮帽子 。天色透光时,我就穿好衣服准备起床,我的日耳曼 式工作伦理使我觉得,天亮后还赖在床上是一种罪恶 。五一棚营地另外两个帐篷里的人都还在呼呼大睡, 又一个寒冷的十二月天,在灰蒙蒙的曙色中开始了。 挂在杜鹃树干上的温度计,指向十八华氏度。 我钻进公用的棚屋。这建筑简单到极点,由一堆 摇摇欲坠的粗木板搭成,板缝勉强用草席挡着,油毛 毡做屋顶。门口挂着帆布,免得风雪刮进来。里头也 很冷,除此之外没什么好说的。唐祥瑞穿着厚重的鸭 绒外套和裤子,活像一头枣红色的大熊,正埋头用炒 锅和压力锅弄早餐。梁上吊着一只猪的后半段,角落 里堆着几袋面粉和米、食用油桶以及其他补给品。我 抓了一个馒头,走到隔壁房间,泥地上生了一堆火, 我把馒头放在热炭上,在一个充作凳子的树桩上坐下 ,一边烤馒头,一边就着火烘手。屋子很简陋,勉强 可以住人罢了。角落里有个桶,四周溅出的水都结了 冰。唐祥瑞每天要到数百英尺外的小溪,用扁担挑水 来把桶加满。另一个角落里有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上 头放一架晶体管收音机,还有几排架子,供大家放置 漱口杯、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等。木材堆在跟屋 里所有其他东西一样被煤灰熏得墨黑的椽下。没有窗 户,但一面墙上有个挺大的开口,方便从外面把木头 直接推到火上。 周守德走进来,拿起水桶附近地上的一个搪瓷脸 盆,取下火上的开水吊子,倒了一些热水洗脸。他是 五一棚棚长,一个瘦削的青年,很有礼貌,但态度疏 远,不易亲近。张贤堤过来,把火搅一搅,弄得火星 四散。他的头发又短又密,根根直竖,像一只触电的 鼹鼠,他脸宽,笑容也宽。他总能在需要帮忙时出手 ,是个有条不紊的工作者。接着,田致祥也加入我们 ,他是个讨人喜欢的零余者,脾气很好,待人和善, 足以弥补他那种连走路都会伸错腿、带点滑稽的不协 调。他本来管理五一棚的粮食补给,出了问题后,主 管改派他做研究。更多人来了,潘文石、小王(王连 科)、大王(王学全),十一个人都到齐就开饭。我 们排队把稀饭打到搪瓷碗里,搭配油炸花生米和酱菜 。围火进食,每个人都吃得很快,不聊闲话。 胡锦矗问我:“我们今天去哪里?” 到目前为止,我们每天都到臭水沟一个不同的地 方去,帮助我熟悉小径和地形。这片盆地很小,总共 约十平方英里,主要的河谷分成三岔,盆地上又交错 着山岭,造成狭窄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地势很崎岖 。只有五一棚对面有一片还算缓和的高原,叫作方子 棚。 我说:“由你决定。” 我很佩服胡锦矗对野外工作的投入。我在中国遇 到的生物学家,大多年满五十岁就在心理上宣告退休 ,一心一意保护既得的地位,避免被年轻人夺走,尽 量保持低调,等着领退休金。胡锦矗是个令人惊喜的 例外。 他在一九七八年选中这片营地,对这个地区十分 熟悉。五一棚海拔八千三百英尺,接近谷口,高踞半 山坡,位于两种不同种类竹子生长区中间的缓冲地带 。往下走是伞竹,或中国人口中的拐棍竹,往上就是 箭竹。胡锦矗挑中彭加千陪我们前往山谷的北岔,另 一组人则采集竹子标本——以一平方米为单位,对枯 枝、老枝与新枝计数与称量。这么做可让我们了解今 年竹枝的密度与产量,熊猫可以有多少食料即生物量 (biomass)。中国人打了厚实的羊毛绑腿,用来防 水和防寒,脚上却只穿单薄的球鞋。我在心里记下, 要设法替队友争取到靴子。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