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

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
作者: 刘锋//张梅英//霍书平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76
折扣购买: 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
ISBN: 9787551136150

作者简介

霍书平,河北省文研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公开报刊发表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历史文化论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消灭贫困 贫穷与饥饿——困扰世界的难题 饥饿是人类最早的敌人,饥饿与天灾、战争等纠 缠在一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一部与饥 饿进行抗争的历史,饥饿问题严重影响和渗透人类的 意识。饥饿是世界潜伏的沉默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 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艾滋病、 疟疾和肺炎的总和。 历史上的饥荒数不胜数。 公元10年至1846年间,英伦三岛共发生饥荒201 次。 19世纪中叶,爱尔兰粮食歉收,饥荒导致人口锐 减250万。历史学家格林在其《英国民族简史》一书 中,提到爱尔兰时写道:“饥饿把这个国家变成了一 座地狱。” 1896年至1897年,因为一场大旱灾,印度近代史 上遭受了最大一次饥荒,导致五百万人丧生。 苏联曾经历过两次严重饥荒,一次发生在1921年 至1923年,另一次发生在1932年到1934年间的乌克兰 ,饿死人数均在500万左右。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因饥饿造成了不 可计数的人死亡。 历史上,中国的饥荒发生之频繁、危害之大为世 界之最。 饥荒之下,人性完全被扭曲。 “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如“易子 而食”“人相食”在《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 》《明史》等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从公元前205年 到公元1930年,正史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20个时期 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这还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记载。 在封建朝代,无论是“成康之治”“文景之治” “贞观盛世”还是“康乾盛世”,最多只有百分之一 的人能够饱食终日,百分之十的人处于温饱,而有百 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只能保持半饥半饱的状态,如果出 现天灾人祸的话,处于半饥半饱者要达到百分之九十 九以上。 所谓半饥半饱,就是饱一餐,饿一餐,或是吃到 五成饱左右,或是到处借贷无门,吃了上餐愁下餐, 一年到头只有生日、过年、尝新这几餐能放开肚皮真 正吃饱饭,其他时间则没有这种福气了。 在中国的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粮食和生 存,经历了令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在中国,饥饿如同挥之不去的噩梦。人们对于饥 饿的恐惧根植于远古的记忆。 史学专家研究表明,自公元前108年至1911年, 中国共发生饥荒1828次,几乎平均每年一次。 有确切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因灾荒饿死人数达 5620万以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饥饿反内战”的 口号响彻云天;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 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仅河南省,就有300万人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