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十八岁的时候(中学生典藏版增订本)/王开岭作品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中学生典藏版增订本)/王开岭作品
作者: 王开岭
出版社: 山西教育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6.00
折扣购买: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中学生典藏版增订本)/王开岭作品
ISBN: 9787544083553

作者简介

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历任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等栏目指导。著有《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激动的舌头》《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当年的体温》等散文随笔集。其作品大量入选文学典籍、大中学读本和各类中高考试题。在读者心目中,他被誉为“精神明亮的人”,其著作被中国校园公认为“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曾获上海“萌芽文学奖”“山东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百花文学奖”等。

内容简介

01 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 1 北京园子里,地坛,是我颇觉乏味的一个,水泥砖太 满,草木受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进去会难受。尤其是盛 夏,像抽干了水的池子,让人焦灼。 即便如此,在我心里,仍是器重它的。地坛,是个重 量级的精神名词,因为一个人和一篇散文。 二十年前,大学的最后一个夏天,在阅览室乱翻,忽 遇一文,不觉间,身子肃立起来。很想一个人逃走,躲开 众目,找一个身心无所顾忌的角落,慢慢享用。 它把我拐跑了,去了很远的地方,那儿长满荒草和古 柏,除了僻静、空荡和潮湿的虫鸣,只剩一位小伙子和他 的轮椅。那个脸色苍白、被孤独笼罩的青年,那个消沉倦 怠、无事可做的青年,那个在灿烂之年猝然摔倒的青年, 终日躲在其中,在墙角、在荫下,漫无边际地冥想,关于 青春、疾病、身体、梦想、活着的意义……与之相伴的, 只有光影、落叶和硕大的年轮。暮色苍茫时,母亲细弱的 寻唤,云丝般飘来,他选择答应,或沉默。 “这是个废弃的园子。”这个自感被废弃的人长叹, 彼此同病相怜。 “搬过几次家,搬来搬去总在它周围,且越搬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 我。” 对一个刚结束身体发育、精神正闹饥荒的学生来说, 那个阅览室的下午,犹如节日。黄昏时,他一溜烟跑向复 印室,把整篇文章揣进书包。 《我与地坛》,史铁生,《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 。 大概又过了十年,我才真正跨进那园子。 对它,我早早存下了一份敬意和暗恋,仿佛那并非公 园,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私宅、精神故居。其间的一草一木 ,都是被喂养过的,被一个年轻人的寂寞,被他的时针, 被他心里的荒凉和云烟。 入门前,我迟疑了,顿住,觉得不该这么随便进去, 似乎需要一个仪式,该向谁通报一声。而且它不应收门票 的,或者,访客带一册书刊,收有《我与地坛》的那种, 权当名帖或请柬了。如此,我才觉得不鲁莽,才觉得被邀 请了,经了主人同意。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 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 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越红。在满园 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 的身影。 我东张西望,找什么呢?同伴问。 我不吱声。我找一个轮椅上的年轻人,找他的车辙, 找端详过他和被他端详过的东西。我很急切,一个年轻人 对另一个年轻人的急切。 其实我不该来。地坛早没了文中描述的清寂,修饬一 新的它,像个思想被改造过的人,像个刚理过发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