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芙蓉花开赤子心(芙蓉小学实践发展之路)/清华汇智文库
ISBN: 9787302509943
李涛 1987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通州区政协委员。任书记、校长18年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课程改革为依托,立体构建,多元融通,体系化建设学校”的办学思路,先后打造了玉桥小学、芙蓉小学两所特色鲜明的学校,使学校在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卓有成效,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孩子向往的素质教育优质学校。曾荣获“全国名优校长”“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好学校的优秀书记、校长”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第三章映日芙蓉别样红课程的构建与统整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育人的载体。立足“培育具有民族底蕴、国际视野的芙蓉学子”的育人目标,我校积极探索建构适合学生全面成长、学校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我校课程以多元整合的方式进行融合统整,建构“芙蓉花开,多元融通”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开发特色课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理解教育为课程开发的重点领域,以“芙蓉花开,多元融通”为课程文化价值追求。目前我校开发了DIY课程群、STEAM课程、寒暑假主题实践课程、家长课程等系列特色课程。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开发,带动了国学、书画、武术、管乐、合唱、舞蹈、形体、科技等多个学生社团的成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培养学生成为“乐学、健康、智慧、自信、现代”的面向世界的中国人。 一、 芙蓉向着太阳转〖1*2〗(一) 基于儿童中心的课程理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最中央。课程开发与体系建构始终立足学生视角,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有效需求。在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善于改变,大胆创新,开设学生感兴趣愿意学习创作类课程,力求使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现趣味性,关注学生需求,融合教育趣味性。 儿童中心课程又称经验主义课程,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儿童中心课程主要倡导三大观点: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儿童主义的课程理论主张要理解儿童期的意义,尊重儿童的可塑性和创造力。因此,在儿童教育中成人要避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应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儿童的人格,欣赏儿童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潜能。儿童中心的课程理论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场中央,以儿童需求为中心,将学生的发展与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追求,所以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基于“儿童中心”的课程理论,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整体构建学校课程。 可读性很强的实践指导书,是针对小学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创新的优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