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本美绘详注版上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红楼梦(全本美绘详注版上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作者: (清)曹雪芹//高鹗|改编:王静雨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3.40
折扣购买: 红楼梦(全本美绘详注版上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ISBN: 9787563740048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满族人,祖籍辽阳。?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家庭,早年亲历了一段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后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晚年,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内容简介

话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三万六千 五百零一块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大石头,补天的时候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独剩下一块弃在了大荒山青埂峰下。这石头既经女娲的锻炼,已通灵性,见其他石头都补天去了,独剩下自己一块不用,便以为是自己材质不好,不能叫女娲看上,因此羞愧不已,每日都自怨自叹。 一天,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二人结伴飘然路过这里,在它旁边坐着歇脚,两人聊了许多红尘中荣华富贵的故事。那石头听了,十分向往,就开言恳求两人,带它到红尘中去感受一下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想在那富贵温柔乡里受用一场。两人听了,都劝它不要去,说这红尘虽好,到头来终究是南柯一梦。那石头岂肯听劝?非要去红尘中走一遭。两人见它态度恳切,就施展法术,把它变作扇坠大小的一块美玉,又在上面刻上几行字,然后带它去了那昌明隆盛之邦、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诗礼簪缨(zān yīng)之家安身去了。这通灵宝玉所去的地方,正是人烟繁华的都中,因此便引出一段“木石前盟”的奇缘来。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云游四海访道求仙,一日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见一大块石上载着这块通灵宝玉在红尘中的奇遇,仔细读过后,感叹不已,于是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取名《石头记》,又于某年某月某日交给悼红轩主人曹雪芹先生编辑整理,流传于世,这便是本书的来历。缘由既已讲明,开篇且从苏州府一处不起眼的庙宇说起。 话说姑苏城外有一座古庙,因为地方狭小,所以被称作“葫芦庙”。葫芦庙旁住着一个乡绅,名叫甄士隐,早年也颇读过一些诗文,因名利之心淡漠,只在家闲居。一日大暑天,在书房闲坐看书,看得困了便伏案休息,不觉蒙眬睡去,迷迷糊糊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正不辨东西,只见一僧一道飘然而来,一边走一边闲谈。一个说:“道兄,你看把这蠢物安置到哪里好?”一个说:“警幻仙子那里正好有一段尘缘未了。我们可以将它夹带进去,让它到红尘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走一遭。”甄士隐心生好奇,便跟在后面听这两人说。 原来,西方的灵河岸三生石旁有一棵绛珠草。赤霞宫的神瑛侍者闲来无事,每日以甘露灌溉它,所以它才得长生不死。这绛珠仙草因受了天地精华,后脱去本体,化成一个女子,只是大恩未报,不免整日郁郁寡欢。后神瑛侍者偶发凡心,到下界投胎为人。为了报答他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遂决定随他下凡走一遭。警幻仙子本是上界负责管理神仙下凡的,便问她打算如何报答神瑛侍者的恩情。绛珠仙子便道:“他既用甘露来浇灌我,我只好跟着他下界为人,把一生的眼泪还他。”这一僧一道便想趁此机会把一个蠢物夹带下界。 《红楼梦》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它明白晓畅而不流于浅露,简洁洗练却又无刻削之痕。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能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其诗、词、曲、赋不仅有独立的美感,而且与小说的故事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诗、词、曲、赋、人的高度统一。为了使青少年读者能无障碍地阅读经典,我们对原著进行了精心的缩写,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照顾到了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同时,我们也为故事绘制了大量的精美插图,以期使青少年读者能触摸到故事人物的质感。衷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走进这座神奇瑰丽的文学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