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共4册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共4册
作者: [明]汤显祖、[清]孔尚任、[元]王实甫、[清]长生殿
出版社: 知识
原售价: 9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共4册
ISBN: 978750158434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汤显组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孔尚任被任命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他的作品有《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传世。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洪昇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号南屏樵者。是中国清代卓越的戏曲大家,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代表作作品《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四婵娟》等。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牡丹亭》节选 第二出 言 怀 【真珠帘】(生 [1] 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 [2]。 几叶 [3] 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 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鹧鸪天 [4] 〕“刮尽鲸鳌背上霜 [5], 寒儒偏喜住炎方 [6]。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 [7], 会悬梁 [8],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得蟾宫桂 [9],始信人间玉斧长。” 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 岭南。父亲朝散 [10] 之职,母亲县君 [11] 之封。(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 生事微渺 [12]。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 [13]。 只恨未遭时势 [14],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 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俺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 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 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 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 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九回肠】〔解三酲〕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定佳期盼 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 [15]。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 [16],等的俺 梅子酸心柳皱眉 [17],浑如醉。〔三学士〕无萤 [18] 凿遍了邻家壁, 甚东墙 [19] 不许人窥!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 〔急三枪〕那时节走马在章台 [20] 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 [21]。虽 然这般说,有个朋友韩子才,是韩昌黎之后,寄居赵佗王台 [22]。他 虽是香火秀才 [23],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 梦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 心似百花开未得,(曹松) 托身须上万年枝。[24] (韩偓) 《桃花扇》节选 试一出 [1] 先 声 [2] 康熙甲子八月 【蝶恋花】(副末 [3] 毡巾、道袍、白须上)古董先生 [4] 谁似我?非玉非铜, 满面包浆 [5] 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 [6], 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 日丽唐虞世 [7],花开甲子年 [8];山中无寇盗,地上总神仙。老夫 原是南京太常寺 [9] 一个赞礼 , 爵位不尊,姓名可隐。最喜无祸无灾, 活了九十七岁,阅历多少兴亡,又到上元甲子 [10]。尧舜临轩 [11], 禹皋 [12] 在位;处处四民安乐,年年五谷丰登。今乃康熙二十三年, 见了祥瑞一十二种。(内问介 [13])请问那几种祥瑞?(屈指介)河出图 [14], 洛出书 [15],景星明,庆云现 [16],甘露降,膏雨零 [17],凤凰集, 麒麟游,蓂荚发,芝草生,海无波,黄河清 [18]。件件俱全,岂不 可贺!老夫欣逢盛世,到处遨游。昨在太平园中,看一本新出传奇, 名为《桃花扇》,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 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老夫不但耳闻,皆曾眼见。更可喜 把老夫衰态,也拉上了排场,做了一个副末角色;惹的俺哭一回, 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那满座宾客,怎晓得我老夫就是戏中 之人!(内)请问这本好戏,是何人著作?(答)列位不知,从来填 词名家,不著姓氏 [19]。但看他有褒有贬,作春秋必赖祖传 [20]; 可咏可歌,正雅颂岂无庭训 [21] !(内)这等说来,一定是云亭山人了。 (答)你道是那个来?(内)今日冠裳雅会 [22],就要演这本传奇。 你老既系旧人,又且听过新曲,何不把传奇始末,预先铺叙一番, 大家洗耳?(答)有张道士的《满庭芳》[23] 词,歌来请教罢: 【满庭芳】公子侯生,秣陵 [24] 侨寓,恰偕南国佳人;谗言暗害,鸾凤一宵分。又值天翻地覆,据江淮藩镇纷纭。立昏主,征歌选舞,党 祸起奸臣。良缘难再续,楼头激烈,狱底沉沦。却赖苏翁柳老,解救 殷勤。半夜君逃相走,望烟波谁吊忠魂?桃花扇、斋坛揉碎,我与指 迷津。 (内)妙,妙,只是曲调铿锵,一时不能领会,还求总括数句。 (答)待我说来: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 巧柳苏往来牵密线。 侯公子断除花月缘, 张道士归结兴亡案。 道犹未了,那公子早已登场,列位请看。 《西厢记》剧中主要人物简介 红 娘 虽只是一个婢女身份,但她活泼可爱、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有同 情心,《西厢记》的故事能画上完满句号,红娘功不可没。 在莺莺与张生感情处于困境的时候,红娘以其特有的智慧使矛盾获得解 决。在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压迫下,她的出现令《西厢记》不仅仅是单调的男 女爱情故事,她使故事主题得以深化,使张、崔成为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人物。 她最初并不想帮助张、崔两人。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她逐渐被崔、张之 间真挚的感情打动,也不满于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于是转而积极地为他们传 递书信、出谋划策。她批评张生是“银样镴枪头”,居然揣摸不透莺莺的心事; 她批评莺莺的言不由衷,明明思念张生,却不流露;对老夫人,她勇敢机智 地反击,为崔、张两人辩护,使老夫人理亏,不得不答应了两人婚事。最巧 妙的是,她用来反击老夫人的,恰恰是老夫人要维护的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 如第四本第二折中,她先把张生和莺莺的私情告诉了老夫人,然后对老夫人 说:“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 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这几句话,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得老夫人也只好默认了张生和莺莺的婚事。 红娘是冲击封建思想的代表,虽是个小小奴婢,却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 她身上反映着市井阶层的人生态度。因为较少受到传统教条的束缚,所以她 富于正义感,最终促成崔、张婚事。 红娘是一个侠肝义胆,机智聪明的形象,汤显祖说王实甫的红娘:“有二十 分才,二十分胆。有此军师,何战不克?”可见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可谓 举足轻重。 张 生 典型的秀才胚子,能文不能武,个性忠厚,为人耿直,性格却是勇敢和积极 进取型。张生在剧中是一个才华出众、情真意专的志诚种,一见了莺莺,就忘记 了求取功名的大事,而且热烈、大胆地追求,希望得到莺莺的爱情。他不管莺莺 是否对他有意,先对莺莺的奴婢红娘自报家门: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建生, 并不曾娶妻。” 他继续问红娘:“敢问小姐常出来么?”如果说前面的自报家门已经很贸然, 那么,这一问,就更不得体了。接着在夜吟、请兵、琴挑、甚至身染沉疴的过程 中,都展示了他对莺莺的痴心。作者十分突出他“志诚”的一面,他一接到莺莺 的诗简,马上喜上眉梢,顾不得细察诗意,也不管是否有诈,半夜逾墙去赴约, 结果遭到莺莺的呵斥。在“赖婚”一场,开始张生以为老夫人会将莺莺许配给他, 兴高采烈地等着当新郎,没想到老夫人出尔反尔,坚决不同意将莺莺许配给他时, 他甚至跪在红娘面前,声称如果得不到莺莺,他就要悬梁自尽。正是他的这种执 着和志诚,最终打动了莺莺,两人终于私下结合。 张生英俊之中却带几分傻气,他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为了接近佳人,他附斋 追荐亡父,祷词却是希望“早成就了幽期密约”。这种对情爱的执着,让他不但 月下吟诗,更在危难时写信退贼。 从第一眼看到莺莺后,他从没一刻改变忠贞,他对爱情的专一、执着乃至痴 迷的一面,都表明这位主人公对事情从一而终的性格。 崔莺莺 忠良崔相国的女儿,出身贵族之家,温婉动人,窈窕淑女,自然君子好逑。 自小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言行举止,处处都束缚在封建伦理之内。在追求爱情时容易瞻前顾后,羞羞答答。出身在封建家庭的她,对爱情只有幻想,实不知情为 何物。 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美丽,多才, 既深受封建礼教约束,又对爱情充满向往。她和张生在寺院相遇,一见钟情,又 经过隔墙联吟,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严管,没有更多接近 的机会。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以为有情 人将终成眷属,成就婚姻。不料老夫人悔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当张 生用琴向她倾诉心事后,她更加爱慕张生。但她毕竟是相国小姐,各种封建思想 和大家闺秀礼节让她不敢越轨。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 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简帖来戏 弄我”!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还叫张生下次休得如此,但张生打开信一看,喜 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当张生如期来约会时,她又用大道理责 骂张生。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 封建礼教影响的真实心理。这就突出了莺莺最后做出和张生结合的这一决定难能 可贵。 在遇到张生后,莺莺的思想与性格发生了大变化,更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痛苦 的过程。这令她明白到,自小的家庭教养和母亲严加管束,使她把感情掩藏得很深, 处处防人。在经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和母亲悔婚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之后,她终 于成长起来,于是大胆冲破桎梏,使自己的思想性格飞跃到勇敢而坚定的阶段。 老夫人 剧中封建家长的代表,虚伪、奸诈、狠毒,但又脆弱。她表面上爱女儿,实 质上爱的是“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的“相国家谱”。因此在行动和精神上都 严格地约束着莺莺,连“黄莺儿作对”“粉蝶儿成双”的自然景色,都不让莺莺 看见,怕引起“春心荡”。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时,她许诺,要将莺莺许给解围 退兵之人。可是张生退兵之后,她马上反悔,并且还要崔、张以兄妹相称,许张 生以金帛,理由是崔家不招白衣秀士。为了相国家规,她全然不顾崔张的真挚感 情和幸福。她“慈母”的面目后面,掩藏着冷冰冷的封建家族利益。 《长生殿》节选 第二出 定情 [大石引子.东风第一枝][生扮唐明皇引二內侍上]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层霄雨露回春,深宫草木齐芳。升平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韶华入禁闱,宫树发春晖。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别赏阳台乐,前 暮雨飞。朕乃大唐天宝皇帝是也。起自潜邸,入缵皇图。任人不二, 委姚、宋于朝堂;从谏如流,列张、韩于省闼。 且喜塞外风清万里,民间粟贱三钱。 真个太平致治,庶几贞观之年,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声色。 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丰姿秀丽。卜兹吉日,册为贵妃。已曾传旨,在华清 池赐浴,命永新、念奴伏侍更衣。即着高力士引来朝见,想必就到也。 [玉楼春][丑扮高力士,二宫女执扇引,旦扮杨贵妃上]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妆成趋彩仗。[宫女]六宫未见一时愁,齐立金阶偷眼望。 (到介,丑进见生跪介]奴婢高力士见驾。册封贵妃杨氏,已到殿门候旨。[生)宣 进来。[丑出介]方岁爷有旨,宣贵妃杨娘娘上殿。[旦进,拜介]臣妾贵妃杨玉环 见驾,愿吾皇万岁![内侍]乎身。[旦]臣妾寒门陋质,充选掖庭,忽闻宠命之加, 不胜陨越之惧。[生]妃子世冑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枢欢心。[旦]万岁, [丑]平身。[旦起介,生]传旨排宴。[丑传介][內奏乐。旦送生酒,宫女送旦酒。 生正坐,旦傍坐介] [大石过曲.念奴娇序][生]寰区万里,遍征求窈窕,谁堪领袖嫔嫱?佳丽今朝,天付与,端的绝世无双。思想,擅宠瑶宫,褒封玉册,三千粉黛总甘让。[合]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前腔换头][旦]蒙奖。沉吟半晌,怕庸姿下体,不堪陪从椒房。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须仿,冯暱当熊,班姬辞辇,永持彤管侍君傍。[合]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前腔换头][宫女]欢赏,借问从此宫中,阿谁第一?似赵家飞燕在昭阳,宠爱处,应是一身承当。休让,金屋妆成,玉楼歌彻,千秋万岁捧霞觞。[合]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前腔换头][内侍]瞻仰,日绕龙鳞,云移雉尾,天颜有喜对新妆。频进酒,合殿春风飘香。堪赏,圆月摇金,余霞散绮,五云多处易昏黄。[合]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丑]月上了。启万岁爷撤宴。[生]朕与妃子同步阶前,玩月一回。[內作乐,生携 旦前立,众退后,齐立介][中吕过曲。古轮台][生]下金堂,笼灯就月细端相,庭花不及娇模样。轻偎低傍,这鬓影衣光,掩映出丰姿千状。[低笑,向旦介]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高唐。 [旦]追游宴赏,幸从今得侍君王。瑶阶小立,春生天语,香萦仙仗,玉露冷沾裳。还凝望,重重金殿宿鸳鸯。 [生]掌灯往西宫去。[丑应介,内侍、宫女各执灯引生、旦行介][合] [前腔换头]辉煌,簇拥银烛影千行。回看处珠箔斜开,银河微亮。复道回廊,到处有香尘飘扬。夜色如何?月高仙掌。今宵占断好风光,红遮翠障,锦云中一对鸾凰。《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月影过宫墙。褰罗幌,好扶残醉人兰房。 [丑]启万岁爷,到西宫了。[生]内侍回避。 [丑]春风开紫殿,[內侍]天乐下珠楼。[同下] 编辑推荐 1.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在八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剧居首。 2.精注插图版 3.《牡丹亭》是汤显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巅峰的作品;《桃花扇》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历史剧的最高成就;《西厢记》与《红楼梦》被后人并称为中国古典文艺的“双璧”;《长生殿》是一部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统一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