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
ISBN: 9787508538655
国家的产生与夏商周三朝更迭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 重要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夏朝。 禹把全国按地域划分为“九州”,定都阳城(今 河南登封),行政区划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山 东、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禹还集天 下之铜,铸造了九个巨大的鼎,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 象征。 夏朝不但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宫殿、 城市,还设立分掌不同事务的管理机构,中央官吏为 “六卿”,“庖正”、“牧正”和“九州之伯”等为 各级地方官吏。此外还定贡赋,组建军队,制定礼制 、刑法,设置监狱。夏朝已兼备国家统治的各项职能 。 本来尧、舜、禹之间的权力交接,都是通过部落 联盟推举的方式和平禅让,带有原始民主的色彩。禹 利用自己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得以攻杀 接替禹位的东夷族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 部落。从此“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为 中国历代王朝所沿袭。 历史文献中有关夏朝的记载不多,不过考古发掘 成果弥补了史书之不足,为人们展现出夏文明的风貌 。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地域和延续年代大体 与夏朝相符。遗址中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 筑群,布局规范整齐,中轴对称,筑有道路和陶管铺 设的下水道,其中二号宫殿似为祭祀祖先的宗庙。遗 址还出土了用玉、陶、青铜制作的礼器群。城中分布 着铸铜、制陶等体现社会分工的手工业作坊。墓葬形 制和陪葬品的悬殊差别,以及30多具捆绑双手、身首 异处的人骨架,反映了贫富、社会等级的差异与阶级 对立。这些都印证了夏朝国家雏形的奠立。 夏朝延续了470多年。末代夏王桀奢靡残暴,众 叛亲离。约公元前1600年,生活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 首领汤联合众多方国部落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定都 亳(今河南偃师),后几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 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其后不再迁徙,商朝 因此也被称为殷。 商朝的统治延续了500多年。代商而起的是兴起 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属国国 君周武王联合800多方国部落打败商纣王的军队,建 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西周 末年,诸侯强盛,王室衰微。公元前771年,西北犬 戎族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 早期国家与宗族社会 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呈现出与西方文明源头古希 腊不同的类型特点。古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生 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