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7.30
折扣购买: 实业强国:中国制造自强之路
ISBN: 9787300304212
第1章一条荆棘之路 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 ,走过了西方用几百年走的 路。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 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 尤瓦尔·赫拉利说:“全球不 平等的加剧体现在许多方面 ,如我们可以看到,自动化 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由极少 数国家领导,而大多数国家 被甩在后面。”机器替代人 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 来。可在奔向未来的道路上 ,越来越多的国家因为失去 “工业化”的资格,正在脱离 队伍。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化 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 标。少数西方国家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通过殖民等手段 ,完成了工业化目标。后来 ,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 人口小国,在美国扶持和产 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也完成 了工业化。更多的国家仍在 底层挣扎,难以翻身。 “资源诅咒”“中等收人陷 阱”深深困扰着沙特阿拉伯 、墨西哥等国家。输出廉价 的资源产品,输入高价的工 业品,成为一种常态。有的 国家甚至没有能力参与国际 工业分工体系。为了实现工 业化,这些国家也曾尝试各 种办法。像东欧各国、俄罗 斯在改革后,完全拥抱市场 经济,却并没引爆工业革命 ,反而去工业化严重,沦为 农产品、原材料出口国。 与此相反,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 不懈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工 业化目标。回头来看,中国 的成功,并非缘于刻板地照 搬所谓的主流理论,而是缘 于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领导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当 前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 (2021—2025年),中国人用 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 用几百年走完的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 由市场、小政府主义无助于 工业化,这些术语本质上是 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发 展中国家提供借口。没有强 有力的中央政府,没有各级 行政人员的努力,没有合理 的产业政策,对弱国、穷国 来说,工业化只是虚幻的梦 想。 跨越百年时间长度,从 明清开始的民族资本主义萌 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度 计划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后 的市场探索,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中国的工业化遇到了 不同的问题,遭遇各种挑战 。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通 过尝试和总结,最终蹚出了 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民族资本推动的工业化 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 话:“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 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 记张骞。”前者是为了挽救 清王朝而付出巨大努力的洋 务派,后者是实业救国的实 干家,他们虽然来自不同阵 营,却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西方的工业化是从轻工 业开始的,以纺织工业为主 ,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 渡,用机器取代人力。蒸汽 机、煤、铁、钢构成了工业 革命的要素。英国也凭借这 样的先发优势,快速建立起 “日不落”帝国。苏联作为后 来者,并没有照搬这样的模 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奉 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路线。 为了快速实现强国的愿 望,民国政府也曾想在重工 业上努力,可现实条件不允 许。从结构上看,民族工业 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 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另外,民族工业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技术、人才。 在动荡的局势下,没有政府 的统一思想和强力支持,完 成工业化无从谈起。洋务派 掌握国家资源,曾在重工业 领域发力,但他们的目的只 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民族资 本在政治领域没有强力的话 语权,被封建主义、官僚主 义、西方资本压迫,只能在 夹缝中生存。P9-11 从20世纪10年代民族工业开始繁荣,到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靠大一统的计划模式推进工业化,再到改革开放后一路高歌猛进,我国的实业强国之路从充满荆棘到自立自强,经过了100年的时间。回顾这100年的征程,我们才越发真切地感受到“实业强国”的真正内涵。 《实业强国》一书由观察者网科工力量团队的几位青年产业记者共同写作而成。他们长期跟踪观察我国产业和科技的发展,记录我国科技工业领域上演的鲜活的故事,探索全球产业链格局及背后的成因;他们饱含热爱,透过表象直击问题本质,考察在百年变局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实业强国之路。 书中讲述了23个核心产业的故事,有历史、有细节、有故事,帮助读者对我国科工的历史发展、真实实力及国际地位有一个通识性的、客观理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