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
作者: 龙曼华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
ISBN: 978780255098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学习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常常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成绩只是孩子一 段时期内的能力体现,并不代表孩子未来的发展空间。家长应对孩子的进 步持一种坚信的态度,给孩子一种前进的力量。在学校教育中,总有一部 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分数 差。孩子经常得到差的分数,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以后不可能成为优等生, 或长大后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呢?显然不是如此,父母有必要全面地、理 性地看待孩子当前的分数。 作为家长,必须记住并帮助孩子了解:一个分数,不过是有关他们学 习进步和质量的一种不十分精确的信息;一个分数,并不会告知很多有关 知识的实际含义或他们怎样有效地运用正在学习的内容。由于我们关心孩 子的学习,所以我们才关心分数。一般来说,孩子倾向于把家长对他们在 学习质量上的期待,变成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如果父母对他们期待过高, 超过他们经过最大努力和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受挫、 失望和苦恼;如果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低,则会限制他们潜力的发挥。 因此,家长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对孩子学习质量的期待。通过向他们提 供一个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孩子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满意, 从而增强自信心。对于分数,要考虑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对它做 出反应。当孩子达到或超过了父母认为能够达到的一个学习标准,并且从 分数中反映出来时,父母应明智地指出导致这种分数的原因。父母可以总 结出能力、努力、计划、钻研、创造性以及良好成绩反映出的其他因素。 这就把分数摆到了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从而真正反映出学习的本质。 当孩子的分数没有反映出父母认为他们能够达到的学习标准时,父母 就应把它当成一种诊断性信息。 低分数给出的信息是:孩子的学习出问题了。它是一次父母给予同情 、鼓励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中,父母首先的反应是对孩子表示同情,父 母需要共同分担孩子可能产生的失望、挫折或气愤。如果孩子已做出了最 大努力,那么,父母对这种不懈努力的承认——我知道你尽了最大努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不光维护孩子的尊严和自豪感,并且这种对待方式,不 是一种空洞的老生常谈,它反映了父母具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及鼓励孩 子继续努力的信念。 父母需要设法从孩子当前的成绩中找出问题的所在,最好让孩子自己 积极寻找并设计出解决的办法。这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决定、负责和付出 代价的意识,教会孩子学会怎样自助。如果有必要,可请一位老师来帮助 解决这个问题。 谈到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孩子能够学习 好,我什么都答应孩子,但遗憾的是,这类孩子往往出问题,而问题的根 源就是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①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习的效果,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家长只 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比如作业完成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很少考虑自己 的谈话方式会不会让孩子难以接受,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很少关注 孩子的心理需要,时间长了,一部分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且 ,学习是一种过程,所以,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也应该是一种过程,包括关 注孩子每天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困难等,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结果,也可以说是在推卸教育责任。 ②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虽 然关注的方式合适,孩子也愿意接受家长在学习方面的引导,不过,家长 却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尽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孩子的 人格发展会不平衡,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最终也会导致厌学。 ③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会导致孩子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有的家长 对孩子学习要求特别严格,然而对于孩子其他的事情不做要求,甚至是代 替孩子来做,有的家长连孩子正常的生活自理上的事情也包办了。所以, 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弱,抗挫折能力也非常低,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形成情 感冷漠、内向孤僻的性格特点,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容易出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长只 注重孩子的学习方面,必然会给孩子人格发展带来不平衡,影响孩子能力 的全面发展,也等于给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布下了陷阱。 现代的孩子功课越来越繁重,考试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的可怕之处, 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做完老师指定的部分,才能得高分,这是被动的 要素。更可怕地是,家长和孩子完全被功课的分数所左右,成为分数的奴 隶。功课越重,孩子的自发性越容易被剥夺,像个可怜而任人摆布的木偶 ,这一点很危险。 ④父母必须明白,分数的好坏不等于教育的成功或失败。父母还必须 明白,功课并不等同教育,不要以为努力督促子女学习便完成了家庭教育 的责任,分数是死板的学习,假若父母不在孩子功课之余加上自己的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便不够全面。当然这并非说分数和功课是不重要的,相反 ,在一定情况下还必须看重分数: ·迫使懒惰孩子学习: ·观察孩子是否明白老师所教的内容; ·加深孩子对书本内容的认识及印象; ·升学考试时。 父母要记住:读书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一些接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顺理成章地以为子女必须接受与自己相等的教育才有 成就;有些父母以子女考进名校为荣;有些本身无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父 母,望子女成龙心切,希望子女都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以为只有学习成绩 好才能做个出色的人。 凡此种种,都是本末倒置的想法,把孩子的实际需要置之不顾,而勉 强孩子达到并不符合他们的性格或程度的要求。 不管有没有功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学习精神,并在小学 一、二年级的时候,努力让他们养成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这种习惯,不要一开始就督促他努力不懈,或只关心成 绩。分数高也罢,分数低也罢,最重要的是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