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作诗漫话
ISBN: 9787807159704
先秦时期的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大约是从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叶之间,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一批诗歌。《诗经》的内容有风 、雅、颂三类,风是《国风》,是当时采集的民俗歌谣之诗;雅分《大雅 》与《小雅》,一般认为,天子享用的音乐为《大雅》,诸侯享用的音乐 为《小雅》,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宗庙祭祀时的乐歌。《诗经》的艺术成 就主要体现在《国风》与《小雅》之中。其中保留了先民们劳动生活的现 实图景和民俗风情,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影响了整个中国诗 史。《诗经》采用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也成为后代诗人作诗时所遵 循与发扬的方法。“风、雅、颂”与“赋、比、兴”合在一起,称为六义 。宋人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的意思是直陈事物,比的意思是 用他物来比喻此物,兴的意思是先说其他事物,用来引起自己所耍表达的 意思或引起诗的正文。《诗经》主要是四言体的旬式。四言的句子,既有 整齐的形式美,又便于双音节词组的运用,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以双音节 为一“顿”的基本节奏形式。同时,它的押韵方式对后代诗歌也有很大的 影响。 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南方的楚国出现了新的诗体——骚体。骚体源于 楚国的诗歌《楚辞》,当时在楚国诗人屈原写的诗中有一篇名叫《离骚》 ,于是后人也把楚辞称为“骚”。与《诗经》相比,《楚辞》的形式有几 个特点:一是旬式不整齐。每旬字数可长可短,与《诗经》的四言体不同 。而以五言、六言、七言为主,少数句子达到九言,是杂言诗体;二是每 首诗的句数不*限制,也可以不用韵。或一篇之中,既有押韵的句子,也 有不押韵的句子;三是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等字,还在诗 中大量运用之、乎、者、也、以、而等虚词,使诗句在节奏上有了*丰富 的变化。《楚辞》在内容上与《诗经》也很不同。首先是具有奔放恣肆的 浪漫主义精神。如屈原在《离骚》中,凭借着自己丰富渊博的学识,奇妙 开阔的想象,磅礴炽热的**,斑斓缤纷的辞采,将笔端驰骋于人间与天 界的广阔空间,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楚辞》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香* 美人之思”,这与《诗经》的比兴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同是 类比,广义上都属于比兴。区别在于《楚辞》中的比喻,往往具有政治上 的含意,将它作为“贤臣”与“君王”的符号和作者“政治理想”与“高 尚人格”的象征。 汉代诗歌值得重视的是乐府与古诗。“乐府”原是指**设立的诗、 乐、舞三者结合的音乐机构。而到了六朝时期,人们把这一机构制作与采 集的可以和乐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原来的机构名称转化为 诗体名称,故后人也称汉代的民歌为乐府诗。汉代的乐府诗在艺术上已经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往往在事情的叙述当中穿插人物的对话,以达到表现 人物性格和丰富情节的艺术效果。汉乐府的句式也参差不齐,不拘一格, 节奏明快,活泼自然。西汉乐府多四言,东汉乐府多五言。五言乐府以《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为代表。五言诗与四言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把单 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组合起来,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既扩大了诗的容量,又 使得诗整齐匀称。 文人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这是一组汉末无名诗人所创作 的抒情短诗,*早见于粱萧统所编的《文选》,本来泛题“古诗”,后来 成为这一类诗歌的专用名称。诗**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千古五言之 祖”。这一组诗,继承了《诗经》以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象征着中国五言古诗的成熟与定型。这些诗的作者是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 下层知识分子。他们为了*好地抒发因遭压抑而产生的愤懑不平,打破了 当时从形式上尊崇《诗经》、《楚辞》专尚四言与骚体的积习,大胆地向 民歌学习,从而将文人创作与民间风谣结合起来。这在中国诗歌**,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到了建安时期,政治与文学都起了很大变化。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从政治上说,它标志着一个王朝的**衰败,天下三分的局势也在此时开 始形成;从文学上说,则是中国文学走向新纪元的开始。建安诗歌主要是 指生活在当时的曹*、曹丕、曹植和依附于他们的“建安七子”即王粲、 孔融、陈琳、徐千、阮璃、应场、刘桢诸人的诗。这一时期,虽然天下混 乱,但以曹*为首的政治集团,用人唯才,使得被压抑的文人重新走上政 治舞台,焕发出建功立业的思想,在文学上就形成了建安诗歌“雅好慷慨 ”的特点。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大多也是政治家。建安诗歌既*汉乐府诗 的熏染,又富有创造精神,风格刚健。内容真切。开创了一代诗风,在中 国诗**占有重要地位。因建安时期已是曹氏掌权,加以诗风与后代具有 密切的联系,故习惯上归于魏晋时期。 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诗**值得称道的是以下几种诗体:正始体、 太康体、陶渊明体与永明体;当然也还有颇*后人批评的诗体:宫体诗。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