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樱花赞西湖船/同题散文经典
ISBN: 9787020127429
★“同题散文经典” 丛书全套32册,将人生需要面对的32个主题“一网打尽”:从自然的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鸟、虫、狗、猫,到人文的衣、食、住、行、父、兄、师、友、醉、生、梦、死、烟、茶、园、艺,主题丰富、独特且贴近生活,能满足读者对不同主题散文的阅读需求。有些已进入课本和考题,有些未来将是学生课文和考题选取的宝库;同时,该系列也是成人休闲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的必备佳品。 ★精选跨越百年的名家名篇,作者阵容强大,名篇脍炙人口。名家齐聚一堂: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达夫、朱自清、周作人、林语堂、萧红、周瘦鹃、梁遇春、冰心、张恨水、丰子恺、巴金、汪曾祺、王安忆、迟子建、余华、阿来、叶兆言、苏童...... ★精心编排,新颖独特: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在一起,形成每册内容相对集中的格局,这种同题编排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视角,便于对比阅读和深入理解同一主题下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思想内涵。 ★汇聚顶尖作家佳作,全面呈现汉语表达的辽远与幽微;浸润个体生命体验,以散文的目光走进中国文化。能快速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水平等语文素养。 ★涵盖自然、人文等诸多主题,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能够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养成多元思维方式,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主题丰富多样且趣味十足,篇幅适中,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飞雪崖 ◎郭沫若 重九已经过去了足足七天,绵延了半个月的秋霖,今天算确实晴定了。 阳光发射着新鲜的诱惑力,似乎在对人说:把你们的脑细胞,也翻箱倒箧地,拿出来晒晒吧,快发霉了。 文委会留乡的朋友们,有一部分还有登高的佳兴,约我去游飞雪崖,但因我脚生湿气,行路不自由,更替我雇了一乘滑竿,真是很可感激的事,虽然也有些难乎为情。 同行者二十余人,士女相偕,少长咸集,大家的姿态都显得秋高气爽,真是很难得的日子呵,何况又是星期! 想起了煤烟与雾气所涵浸着的山城中的朋友们。朋友们,我们当然仅有咫尺之隔,但至少在今天却处的是两个世界。你们也有愿意到飞雪崖去的吗?我甘愿为你们做个向导啦。 你们请趁早搭乘成渝公路的汽车。汽车经过老鹰崖的盘旋,再翻下金刚坡的曲折,从山城出发后,要不到两个钟头的光景,便可以到达赖家桥。在这儿,请下车,沿着一条在田畴中流泻着的小河向下游走去。只消说要到土主场,沿途有不少朴实的农人,便会为你们指示路径的。 走得八九里路的光景便要到达一个乡镇,可有三四百户人家。假使是逢着集期,人是肩摩踵接,比重庆还要热闹。假使不是,尤其在目前天气好的日子,那就苍蝇多过于人了。——这是一切乡镇所通有的现象,倒不仅限于这儿,但这儿就是土主场了。 到了这儿,穿过场,还得朝西北走去。平坦的石板路,蜿蜒得三四里的光景,便引到一条相当壮丽的高滩桥,所谓高滩桥就是飞雪崖的俗名了。 桥下小河阔可五丈,也就是赖家桥下的那条小河——这河同乡下人一样是没有名字的。河水并不清洁,有时完全是泥水,但奇异的是,小河经过高滩桥后,河床纯是一片岩石,因此河水也就顿然显得清洁了起来。 更奇异的是,岩石的河床过桥可有千步左右突然斩切地断折,上层的河床和下层相差至四五丈。河水由四五丈高的上层,形成抛物线倾泻而下,飞沫四溅,惊雷远震,在水大的时候,的确是一个壮观。这便是所谓飞雪崖了。 到了高滩桥,大抵是沿着河的左岸再走到这飞雪崖。岸侧有曲折的小径走下水边,几条飞奔的瀑布,一个沸腾着的深潭,两岸及溪中巨石磊磊,嶙峋历落,可供人伫立眺望。唯伫立过久,水沫湿衣,虽烈日当空,亦犹澪雨其蒙也。 河床断面并不整齐,靠近左岸处有岩石突出,颇类龙头,水量遍汇于此,为岩头析裂,分崩而下,譬之龙涎,特过猛烈。断床之下及左侧岩岸均洼入成一大岩穴,俨如整个河流乃一宏大爬虫,张其巨口。口中乱石如齿,沿绕齿床,可潜过水帘渡至彼岸,苔多石滑,真如在活物口中潜行,稍一不慎,便至失足。 右岸颇多乱草,受水气润泽,特为滋荣。岩头有清代及南宋人题壁。喜欢访古的人,仅这南宋人的题壁,或许已足诱发游兴的吧。 我们的一群,在午前十时左右,也走到了这儿。在我要算是第五次的来游了。虽久雨新晴,但雨量不多,因而水量也不甚大,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是抗战的恩惠,使我们在赖家桥的附近住上了四个夏天和秋天,而我是每年都要来游一次,去年还是来过两次的;可每次来都感觉就和新来的一样。 我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便看到清代的一位翰林李为栋所做的《飞雪崖赋》,赋文相当绮丽,是他的学生们所代题代刊在岩壁上的,上石的时期是乾隆五年。当年曾经有一书院在这侧近,现在是连废址都不可考了。李翰林掌教于此,对这飞雪崖极其心醉。赋文过长,字有残泐,赋首有序,其文云: 崖去渝郡六十里,相传太自、东坡皆题诗崖间,风雨残蚀,泯然无存。明巡按詹公朝用,阁部王公飞熊,里中人也。凿九曲池,修九层阁,极一时之盛游。而披读残碣,无一留题。…… 的确,九曲池的遗迹是还存在,就在那河床上层的正中,在断折处与高滩桥之间,其形颇类亚字而较复杂。周围有础穴残存,大约就是九层阁的遗址吧。 但谓“披读残碣,无一留题”,却是出人意外。就在那《飞雪崖赋》的更上一层,我在第二次去游览的时候,已就发现了两则南宋人的留题。一题“淳熙八年正月廿七日”,署名处有“李沂”字样。这一则的右下隅新近修一观音龛,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但残文里面有“曲水流觞”及“西南夷侵边”字样,则上层河床的亚字形九曲池,是不是明人所凿,便成问题了。另一则,文亦残泐,然其大半以上尚能属读: (飞)雪崖自二冯而后,未有名胜之(游),(蜀)难以来,罕修禊事之典。 (大帅)余公镇蜀之九年,岁淳祐辛亥,太(平)有象,民物熙然。灯前三日,何东叔,(季)和,候彦正,会亲朋,集少长,而游(其)下。酒酣笔纵,摩崖大书,以识岁月。…… 末尾尚有两三行之谱,仅有字画残余,无法辨认。考“淳祐辛亥”乃南宋理宗淳祐十一年(西纪一二五一年),所谓“余公镇蜀”者,系指当时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之余玠。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宋史》中有传。蕲州者,今之湖北蕲春县。余玠治蜀,大有作为,合川之钓鱼城,即其所筑;当时蒙古势力已异常庞大,南宋岌岌乎其危,而川局赖以粗安。游飞雪崖者谓为“太平有象,民物熙然”,足征人民爱戴之殷。乃余玠本人即于辛亥后二年(宝祐元年癸丑)受谗被调,六月仰毒而死,史称“蜀之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盖有以也。 这两则南宋题壁,颇可宝贵,手中无《重庆府志》,不知道是否曾经著录,所谓“二冯”亦不知何许人也。在乾隆初年做《飞雪崖赋》的翰林对此已不经意,大约是未经著录的吧。我很想把它们捶拓下来,但可惜没有这样的方便。再隔一些年辰,即使不被风雨剥蚀,也要被信男信女们剜除干净了。 在题壁下流连了好一会儿,同行的三十余人,士女长幼,都渡过了岸来,正想要踏寻归路了,兴致勃勃的应对我说:“下面不远还有一段很平静的水面,和这儿的情景完全不同。值得去看看。” 我几次来游都不曾往下游去过,这一新的劝诱,虽然两只脚有些反对的意思,结果是把它们镇压了。 沿着右岸再往下走,有时路径中断,向草间或番薯地段踏去,路随溪转,飞泉于瞬息之间已不可见。前面果然展开出一片极平静的水面,清洁可鉴,略泛涟漪,淡淡秋阳,爱抚其上。水中岩床有一尺见方的孔穴二十有八个,整齐排列,间隔尺余,直达对岸,盖旧时堰砌之废址。农人三五,点缀岸头,毫无惊扰地手把锄犁,从事耘植。 溪面复将曲折处,左右各控水碾一座,作业有声。水被堰截,河床裸出。践石而过,不湿步履。 一中年妇人,头蒙白花蓝布巾,手捧番薯一篮,由左岸的碾坊中走出,踏阶而下,步至河心,就岩隙流澌洗刷番薯。见之颇动食兴。 ——“早晓得有这样清静的地方,应该带些食物来在这儿‘辟克涅克’英文Picnic,野餐之意。了。” 我正对着并肩而行的应这样说。高原已走近妇人身边,似曾略作数语,一个洗干净了的番薯,慷慨地被授予在了她的手中。高原断发垂肩,下着阴丹布工装裤,上着白色绒线短衣,两相对照,颇似画图。 过溪,走进了左岸的碾坊。由石阶而上,穿过一层楼房,再由石阶而下便到了水磨所在的地方。碾的是麦面。下面的水伞和上面的磨石都运转得相当纡徐。有一位朋友说:这水力怕只有一个马力。 立着看了一会儿,又由原道折回右岸。是应该赶回土主场吃中饭的时候了,但大家都不免有些依依的留恋。 ——“两岸的树木可惜太少。” ——“地方也太偏僻了。” ——“假使再和陪都接近得一点,更加些人工的培植,那一定是大有可观的。” ——“四年前政治部有一位秘书,山东人姓高的,平生最喜欢屈原,就在五月端午那一天,在飞雪岩下淹死了。” ——“那真是‘山东屈原’啦!” 大家哄笑了起来:因为同行中有山东诗人臧云逸,平时是被朋侪间戏呼为“山东屈原”的。 ——“这儿比歇马场的飞泉如何?” ——“水量不敌,下游远胜。” 一片的笑语声在飞泉的伴奏中唱和着。 路由田畴中经过,荞麦正开着花,青豆时见残株,农人们多在收获番薯。 皜皜的秋阳使全身的脉络都透着新鲜的暖意了。 1942年10月25日 ★“同题散文经典” 丛书全套32册,将人生需要面对的32个主题“一网打尽”:从自然的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鸟、虫、狗、猫,到人文的衣、食、住、行、父、兄、师、友、醉、生、梦、死、烟、茶、园、艺,主题丰富、独特且贴近生活,能满足读者对不同主题散文的阅读需求。有些已进入课本和考题,有些未来将是学生课文和考题选取的宝库;同时,该系列也是成人休闲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的必备佳品。 ★精选跨越百年的名家名篇,作者阵容强大,名篇脍炙人口。名家齐聚一堂: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达夫、朱自清、周作人、林语堂、萧红、周瘦鹃、梁遇春、冰心、张恨水、丰子恺、巴金、汪曾祺、王安忆、迟子建、余华、阿来、叶兆言、苏童...... ★精心编排,新颖独特: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在一起,形成每册内容相对集中的格局,这种同题编排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视角,便于对比阅读和深入理解同一主题下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思想内涵。 ★汇聚顶尖作家佳作,全面呈现汉语表达的辽远与幽微;浸润个体生命体验,以散文的目光走进中国文化。能快速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水平等语文素养。 ★涵盖自然、人文等诸多主题,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能够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养成多元思维方式,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主题丰富多样且趣味十足,篇幅适中,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