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教育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7.80
折扣购买: 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
ISBN: 9787539282954
谢姣姣,毕业于中山大学,后成为自由作家,给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撰稿,专注城市心理治愈领域,豆瓣网上的一位大红人,被誉为豆瓣网最温暖、最励志的女子。豆友们喜欢她的文字,愿意向她倾诉自己的心事,并从她的文字里获得正能量。著有《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纵有万般心碎,也要笑得甜美》《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等作品。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如果问谁是自然界的弱势群体,蜗牛绝对算得上。天生长着一副肥美多汁的身体,招来天敌无数,偏偏自己武力值太弱,几乎人见人灭。哪怕有一个壳做保护,行动迟缓的蜗牛面对天敌的捕食依然无招架之力。 而在所有天敌中,又以飞鸟最为可怕。他们与生俱来就有占据优势的视力、速度和锐爪,一旦被发现,蜗牛几乎逃不过丧命的结局。 你以为我讲这么多是为了激发你的怜悯和同情?还是为了呼吁大家善待蜗牛保护蜗牛?当然不是。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 哪怕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自身能力如此弱小,蜗牛依然活得好好的啊!没错,对于每一只蜗牛来说,日子充满忐忑不安,85%都活不过生命中的第一年。可是,当那些力量强大的种族都已经灭绝了,看起来不堪一击的蜗牛家族依然活得好好的。 而这其中恰恰有飞鸟的功劳!不可思议吗?这不过是生命之所以伟大的又一体现。飞鸟由于自身构造,无法咀嚼,所以虽然被吞下,蜗牛并不会立刻死亡。只是,在天敌的消化系统里的滋味也不好受,许多蜗牛扛不住,露出柔软的身体,就此死去。但还有极少数蜗牛任凭环境如何难以忍受,始终将壳闭得紧紧的,顽强地承受住肠胃的持续挤压和消化液的不断腐蚀。最后,随着飞鸟的粪便排出,掉到地面活了下来,并且在世界各个角落繁衍生活。 死里逃生,不是运气,而是凭借血肉之躯硬拼下来的生机! 这难道不是生命的奇迹的?所有杀不死我的,都只能让我更坚强,让我过得更好! 所以说,每一次磨难和厄运都是一次试炼,软弱者惧之如虎,再无翻身之地;强韧者视若涅槃,领受力量的恩赐。它就像一个筛子,淘汰弱者,留下精华,成就人生的赢家。所以,面对困难不用怕,只要我们能沉得住气,坚持下来,结果往往不会太糟。 况且,我们大多数人遇到的小灾小难真的算不了什么,如果你不曾经历真正绝望的处境,不曾见过真正无助的人生,不曾体会生命的种种迫害,不曾为生存苦苦挣扎,你真的没有资格说辛苦,说放弃。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作家叫克里斯多夫?诺兰,他是爱尔兰人,也是一个脑瘫患者,被称作“少年乔伊斯”。他的作品以一个残疾人的视角构造了诸多让人欲罢不能的意境,表达出残疾人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诺兰的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也无法说话。但是他听得见,也能进行思考和感知。而这恰恰是最残酷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却无法讲出来,他有自己的羞耻却无法拒绝,他有自己的意愿却无法用四肢去实现。 这种生活对任何一个稍有自尊的人来说,简直生不如死。你知道吗?他连自杀都办不到。 那是一段沉重到让人无力承担的时光。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自杀企图之后,他终于决定活下去,而且要精彩地活下去。 转机从一台电视开始。母亲为了让他情绪好一点,为他安装了一台电视机。为了使他能够自己调台,把遥控器和一个兽角分别固定在床头和他的头上。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头部的移动点击遥控器了。 他终于可以“自理”了!虽然是对大部分人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他还是很高兴。电视为他打开了一条通往现实世界的通道,他开始接触更多,也学习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不再只有坐吃等死碌碌无为一条了。他认识了许多英语单词,他通过残疾人打字机学会了打字,然后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我要写作,我要当诗人,当作家!” 那一刻,不仅他得到了救赎,我相信他的母亲也得到了救赎和解脱。 之后,他开始为实现自己的写作梦努力。虽然,每敲出一个字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会弄伤自己的头部。但是,他依然坚持着。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写道:“假如我的肉体可以变成一只海鸥,我将满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到无边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终于,他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他用自己的坚韧打开了生活的大门,遇见了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一年,他只有13岁。 自此,生活开始展现它奇妙的一刻,他全心投入写作,不仅成为他安身立命的基础,更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忘记了自己的残疾。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光芒。也许,他曾经被踩入泥土,但他反而在其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是天使,哪怕因为落入凡尘,无法开口,无法飞翔,这都无损于自身的美好,因为天使不是靠自己的嘴巴和翅膀才成为天使,而是因为它的心和大脑。一个人如果足够坚强,那些别人的灭顶之灾反而能够成就他。就像诺兰,如果他当初得过且过畏首畏尾,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没有了退路,置命运于悬崖边,才激发起人最大的潜能。 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或大或小的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心还在跳动,就永远有绝地反击的机会。就像一颗发芽的小草,却可以顶起比自身大得多的石子,它千倍沉,万倍硬,却无法击垮一个坚韧的心。所以说,不死不僵,只要有一点点缝隙,有一丝丝机会,它就总能迎着太阳生长,成就自我。 《曾国藩家书》中说:“平生长进,全在挫折。”如果我们真的想学点东西,多点长进,收获一点经验,取得一点成绩,就应该直面现实,不躲不闪。生活的主题是困难,生命的主旨是成长,如何实现困难到成长的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坚持,我们终究能看到我们想看的风景,甚至获得意外之喜。 你未来的优秀由你的业余时间决定 最近听到大学室友传来的喜讯,三年的时间,她终于成功考取CPA证书。我一方面为她骄傲和开心,一方面又深深地懊恼:我的考试早已经中断,我甚至已经忘记学习这件事了。 上班以外的时间我都做了什么?身体、心灵、专业,似乎各方面都没有长进。 习惯真是可怕的力量!一旦我们放任几棵树挡住更美好的风景和更广阔的出路,视野便被局限,生活就只有这么大了。因为人往往习惯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活动,不知不觉,日常的琐碎和安逸便会消磨掉人们最初的激情。 可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位置,我们需要往前的资本和动力。 太多人因为对环境太熟悉而迷路,因为小视野而错过大格局。当我们抱怨没有机会时,真相是我们自己没有分辨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经过近三年的职场磨砺,我成熟了不少,也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却始终缺少一些行动力。哪怕周围的朋友、领导不止一次提醒我提高学历,哪怕我不止一次因为专业背景而错过调岗甚至升职的机会,我还是不够坚决。 “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我向室友取经。 “没办法,公司规定每个人都要考证,并且纳入淘汰机制。我是把你们睡觉、逛街和看电影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是呀,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捷径,也不过是加倍的努力和成长罢了。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职场是工作的地方,那么业余时间就是供自己放纵玩乐的时间吗?当然不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决定胜负的永远是背后的东西,或者说是不被人所看到的部分。 因为工作的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工作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如果我们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有一些能称之为“亮点”的东西。而这个“亮点”是要靠我们精心培养和建立的,仅凭工作和工作时间,远远不够。 或者说,一个工作岗位带来的东西有限,如果我们想有所增进,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成长。 因为多数岗位都是制式的,做好它需要哪些知识、技能、资源和经验都是一定的,它给我们提供深耕的机会的同时,也会限制自身的发展。想想吧,你对现在的工作是不是游刃有余?那也只是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积累了足够的时间,才获得了够用的经验,帮助你完成相关的任务。 如果你想有一个不同的状态呢?不管是跳槽、升职、还是跨界发展……现在的你是否能够胜任?是否能够同样游刃有余?既然要“不同”,你是否为达成这个“不同”做了充分的积累?毕竟,“不同”的状态本身就意味着“不同”的能力和知识要求。 在职场中,经常会发生“一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一旦换岗或者升职,反而一塌糊涂”。因为他只关注于眼下的工作,缺乏对新形势的把握,毫无预见,更无准备,稍有变化,便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 所以,我们想要一个更高的位置、一个不同的职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一个其他的选择……首先看一看自己是否满足它们的要求。我们应该着眼的是那个“未来的状态”,而非只是“当下的状态”,因为在“当下的状态”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积累,是否适用于“未来的状态”根本无法肯定。 如果把每一份工作比作在田地中养育植物,每个人都会认领一种。我们兢兢业业、夜以继日,为了这种植物的茁壮成长付出一切,结果当然也不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长足进步,学会了如何播种、耕地、施肥、浇水、采摘等等。 在这份工作的初期,我们相对它是一张白纸,成长空间巨大,获得的成就感也很多。但是,养好同一种植物的所需毕竟有限,总有一天,我们会学完。 然后,某一天,我们想试一试养育其他植物,或者环境让我们去养育其他植物。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胜任?这时,我们是否有危机意识,是否保持学习的习惯,是否提前做好准备就显得特别关键,因为它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不同种类的植物,哪怕看起来再相似,养育过程也会有些微差异,有的还是天壤之别。 工作也是一样,所有的职业变动,都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哪怕这个变动看起来微小,对于没有任何准备的人,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即使只是工作职责中新增添了一项内容,也需要具备应对这个新职责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会,困难再小,也会显得特别大。 我们必须在别人没有注意的时候,在照顾好现有的“植物”之后,趁着天黑、趁着农闲、利用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心力,学习如何培养那种新的“植物”。 所以,我们如何利用时间,是用来提高还是消耗,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有更大的目标,就要学一些更高深的知识,见识一些更优秀的人,主动承担一些更大的责任,克服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困难。哪怕所接触和学习的东西同现在的工作毫无关联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为更高的未来做准备,只要有助于“未来”就可以了。 记得,“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你未来的优秀由你的业余时间决定。因为,我们唯一真正有话语权的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就是业余时间。 这时,我们不必按照别人的吩咐做事,不必按照工作的章程使用时间,不必将自我的需求置于公司之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时间,便会得到可以预见的回馈。 更多时候,我们迟迟不采取行动,不愿意分出一些玩乐的时间用于自我的充盈,是因为我们没有信心。 “我学这么多,对现在的工作又没有帮助,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付出这么多钱财精力,接触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如果还是没有机会怎么办?” “与其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还不如等到我真的升职之后再专心学习呢。” …… 我们不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故而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借着各种聚会和热闹逃避,不愿正视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不愿承认现实与期待的巨大差距。 哪怕我们已经因为自身条件不足而错过很多机会,我们依然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和软弱,依着惯性,走在下坡路上。 可是,职场日新月异,“凡事不进则退”,我们或者向前一步,或者被动淘汰。如果自我更新过于迟缓,我们该如何面对接踵而至的竞争和压力? 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所谓天赋,不过是在漫长时光中的积累,需要经历痛苦、尝试失败和不断的学习方能实现。”我们总要有所改变,才能成全更好的自己,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准备CPA?毕竟我基础薄弱,现在的工作同CPA的关联度也接近于0,业余时间又实在不多,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可是,改变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心中疯长。我想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多增添一份砝码,我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和健康,我想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我想让自己在“公司”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变得无可替代,就必须让自己有一点“只有我才有”的出众之处。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我必须让自己的质素优于现有位置的所需! 我终于下定决心拼一把,以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我开始打破现状,认真备考,同时让自己在各个方面成长起来,好为申请调岗增添胜算。 亲爱的,我们要相信,现在的位置一定不会是我们的终点。 永远不要被梦想的宏大和重量吓到,因为只有梦想足够庄重,才拥有让人向上的无限可能。 如果想要,就去争取,结果总不会太差。 ★《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是豆瓣红人、励志女神、城市心理治愈专家谢姣姣最新力作!畅销书《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作者汤木倾情推荐! ★励志女神的能量史,年轻人必读的逆袭范本,最有借鉴意义的成功手册,给你超乎想象的力量。 ★《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这不是狠话,这是清醒剂,是恨铁不成钢的祝愿!我们不怕两手空空,怕的是,走到终点还一无所有,到时再吃后悔药就无用了。 ★无论世界如何喧嚣,你都要沉下心来追逐梦想,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当岁月流逝,可以微笑着说:不负时光。 ★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有所成。唯有所成,才能在不安的世界里给自己安全感。《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这本书会送你一棵安全感的种子。 ★你不对自己高要求,世界就会对你要求高。在能量爆发的年纪,拼得淋漓尽致,活得无怨无悔。生命中要有所成就,人生才能不将就。 ★三毛说:“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得热烈而起劲。”面向未来,热烈而活,“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活得热烈而恣意,过得有成而安稳。不负白马少年,不负青丝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