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

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
作者: 李斌
出版社: 法律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90.90
折扣购买: 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
ISBN: 9787519770464

作者简介

李斌,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刑事律师,刑法学博士/刑诉法学博士后,前检察官,首批国家层面“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专家,著有《公诉标准研究》《能动司法与公诉制度改革》《案件汇报方法与技巧》等,公众号Legal观察主笔。

内容简介

"定罪必须统一,量刑则需要个别化。与无罪辩护相比,量刑辩护有更广阔的辩护空间和更丰富的辩护事由。在刑事诉讼中认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占到85%以上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当下,对量刑辩护的数量需要和质量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精细。即使在同一罪名、同一罪行、同一法定刑幅度下,量刑也会也应该有所差异。《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办案高手随身的267个锦囊》为成功量刑辩护指明了方向,理清了范围,开拓了思路,提供了依据。对刑事律师,事半功倍,不可或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顾永忠 长期以来,实务中重定罪轻量刑的现象极为普遍,但事实上,被告人最关注的往往是量刑,因为大量的案件表明被告人无罪的可能性极小,关注量刑自然有其合理性。量刑的复杂性程度被远远低估。很多人觉得只要有一点司法经验,就可以在量刑上“八九不离十”,但这种感觉很不可靠。波斯纳曾经说过,量刑应该基于证据,而不是基于情绪或者凭直觉。量刑也不是我们实践中讲的“估堆”,刑事司法活动必须追求量刑精准。李斌博士编写的这本书凸显了量刑问题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反思实践中量刑不当的严重程度,同时提出了量刑精细化的解决思路,这对推进量刑改革,进一步实现准确量刑非常重要。我曾经说过,刑事辩护有时候很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刑法学研究不透。“凡刑辩艰难处,皆为刑法学痛点。”量刑的“痛”和定罪的“痛”是不一样的,更加隐蔽。如果说定罪是“切肤之痛”,量刑就是“隐隐作痛”。李斌的这本书有助于解决量刑艰难处的刑法学痛点,对刑事法律人解决“隐隐作痛”的量刑难题一定会有所裨益。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周光权 量刑对刑事辩护的重要性不亚于定罪。犯罪人和公众对刑法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刑罚的轻重。本书设置了二百多个问题,通过一种问答体例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一个精细化量刑的世界。这是一本读者友好型的量刑辩护参考书。优秀刑辩律师的著作已经很多,但专门讨论量刑辩护还少见。李斌博士的这本书补足了这个版块。 ——车浩 法律的生命是经验,在经验中我们能够看到辩护的生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 量刑规范化、量刑精准化、大数据量刑需要法律人的“匠人精神”。李斌博士用“匠心”将量刑辩护细细梳理了267个问与答,涵盖了量刑辩护的全部内容,十分方便查阅,是刑辩律师必备的工具书。 李斌博士是一位难得的优秀女刑辩律师,她师从著名刑法学教授阮齐林老师,曾经是一名检察官。每次与她相见,我都被她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和条理分明逻辑清晰的办案思路深深感染,我们两个“夜猫子”常在深夜用电波交谈、讨论一些工作的思考。 当初冬的一个夜晚我收到她的《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办案高手随身的267个锦囊》一书时,我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动。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连夜释读了一遍,书中涵盖了量刑辩护的全部内容,从自首立功、从犯、预备、未遂、中止、退赃、认罪认罚、羁押表现等法定、酌定量刑情节,将量刑辩护梳理为267个问与答,十分方便查阅。这是一部刑辩律师必备的工具书和量刑辩护执业指南。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莉" ★阮齐林、冀祥德、陈兴良作序推荐 ★顾永忠、周光权、车浩、罗翔、郝春莉联袂推荐 ★3大篇章 15个主题 29张表格 267个问答 搭建完整、务实的量刑辩护体系 提供全面、立体的辩护思维训练 打造便携、易查的律师执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