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的前世今生--屈原与楚辞/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香草美人的前世今生--屈原与楚辞/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作者: 方铭//陈静//李玉婉
出版社: 海燕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9.60
折扣购买: 香草美人的前世今生--屈原与楚辞/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ISBN: 97875350552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屈原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 位伟大的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楚辞体文学的创始人 和主要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不仅仅是作为一 个诗人受人推崇,他还作为一个忠臣和爱国主义者而 广受尊敬。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赞其 才能,说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赞其道行,则 有“正道直行”的断语。司马迁还引用淮南王刘安的 观点评价屈原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 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 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的文字简约,言辞含蓄,志向高洁,行为廉 正。他的文章中写的虽是小事物,但是旨意却很宏大 ;列举的是发生不久的例子,但其中体现的意思却非 常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称赞的都是芳香的事物 ;他的行为廉正,所以至死也不被世俗所容。他在淤 泥之中洗涤自我,像蝉那样在污秽中蜕去外壳,从而 游离在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浊垢,出淤泥而不染 。推论这种高洁的志向,即使是与日月争辉,也是可 以的。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陈述自己的身世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称自己 为高阳帝的子孙,父亲名为伯庸。 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的先祖出于五 帝时期的帝颛项高阳,高阳后人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 ,因为有功绩,被命为祝融,后来却因为诛杀作乱的 人不力而被杀。重黎的弟弟吴回继承了他的官职。吴 回有六个孙子,第六个叫季连,芈姓。周文王时,季 连的后裔鬻熊为周文王出谋划策,是周王室的开国功 臣。到了周成王的时候,周王朝分封诸侯,赏赐这些 开国功臣。当时分封的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 等爵号,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称为楚子。几 代之后,熊通自立为楚武王,他的儿子瑕被封在一个 叫“屈”的地方,成为卿大夫,并以屈为氏。屈原是 屈瑕的后代。 追根溯源,屈原与楚王同宗祖,是高阳帝的后代 ,但屈姓自屈瑕到屈原,已经过了将近四百年了。他 虽然有着高贵的祖先,但到了屈原生活的时代,他很 可能只能算是楚国众多士大夫之一而已。 中国古代凡是名人或者富贵之人在出生时必定会 有些不同寻常,《离骚》说屈原的生日,有“摄提贞 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的诗句。按照王逸《楚辞 章句》的说法,太岁在寅日摄提。孟,始也;贞,正 也;正月为陬。庚寅,日也。寅为阳正,故男始生而 立于寅;庚为阴正,故女始生而立于庚。这句话说屈 原自己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之日下母之体而生,得阴 阳之正中也。王逸的说法未必有多少道理,后来朱熹 《楚辞集注》也并没有认同王逸的看法,认为摄提是 星名,孟是正的意思,陬是隅的意思,摄提贞于孟陬 指孟春昏时,斗柄在寅,在东北隅。《史记·历书》 云:“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裴驷《史 记集解》引《汉书音义》云:“正月为孟陬。闰余乖 错,不与正岁相值,谓之殄灭。”又云:“摄提,星 名,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若历误,春三月当指辰而 指已,是谓失序。”屈原称其降生在庚寅,当为“庚 寅”年。也正因此,方铭《战国文学史论》认为此处 庚寅当为周显王三十八年,即公元前331年,这一年 是楚威王九年。 除了有好的生辰以外,屈原还有好的名字。《离 骚》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日 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的父亲根据他出生的年 月时日,通过卦辞赐给他嘉美的大名。赐给他的名是 “正则”,字是“灵均”。正则,意为正道直行,严 于律己;灵均,意为禀赋良善,公平均一。从屈原的 名字,我们就知道,屈原所追求的,就是正直、善良 和公平。 《离骚》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 能。”除了拥有好的生辰、好的名字这些非凡的“内 美”外,屈原还注重培养自己后天的“修能”。如此 一来,屈原内外兼修,所以才华出众。司马迁《史记 》说,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在担任楚怀王的 左徒时,已经成为楚国一个非常优秀的官员了,他见 闻广博,有着很强的记忆力;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 ,熟悉外交场合的应对辞令。对内与楚怀王谋划商议 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屈原有 着如此优秀的能力,因此,楚怀王非常信任他。 屈原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一度很受楚怀王信任。 和他同朝为官的上官大夫想争得楚怀王的宠幸,心里 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 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看看,屈原不 肯给,他就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楚怀王让屈原 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每一项法令发出 ,屈原就夸耀说除了他自己,楚国没有人能制定法令 ,这明显是没有把楚怀王放在眼里。楚怀王听信了谗 言,很是生气,就逐渐疏远了屈原。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