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自得其乐(故人故事卷汪曾祺散文)(精)
ISBN: 9787531740087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自报家门 京剧的角色出台,大都有一段相当长的独白。向观众 介绍自己的历史,最近遇到什么事,他将要干什么,叫作 “自报家门”。过去西方戏剧很少用这种办法。西方戏剧 的第一幕往往是介绍人物,通过别人之口互相介绍出剧中 人。这实在很费事。中国的“自报家门”省事得多。我采 取这种办法,也是为了图省事,省得麻烦别人。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打算翻译我的小说。她从波士 顿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已经订好了飞机票。听说我要到波 士顿,特意把机票退了,好跟我见一面。她谈了对我的小 说的印象,谈得很聪明。有一点是别的评论家没有提过, 我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她说我很多小说里都有水,《 大淖记事》是这样。《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 感觉。我想了想,真是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 一个水乡,江苏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在运河的 旁边。 运河西边,是高邮湖。城的地势低,据说运河的河底 和城墙垛子一般高。我们小时候到运河堤上去玩,可以俯 瞰堤下人家的屋顶。因此,常常闹水灾。县境内有很多河 道。出城到乡镇,大都是坐船。农民几乎家家都有船。水 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 我的小说的风格。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 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 我是一九二○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 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中国一直 很重视这个节日。到现在还是这样。到了这天,家家吃“ 元宵”,南北皆然。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 记。 我的家庭是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房屋、家具、习俗 ,都很ILl。整所住宅,只有一处叫作“花厅”的三大间是 明亮的,因为朝南的一溜大窗户是安玻璃的。其余的屋子 的窗格上都糊的是白纸。一直到我读高中时,晚上有的屋 里点的还是豆油灯。这在全城(除了乡下)大概找不出几家 。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 ”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 ”。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 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下 酒菜不过是一个咸鸭蛋,而且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喝 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 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 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有一回我不停 地打嗝,他忽然把我叫到跟前,问我他吩咐我做的事做好 了没有。我想了半天,他吩咐过我做什么事呀?我使劲地想 。他哈哈大笑:“嗝不打了吧!”他说这是治打嗝的最好的 办法。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 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十三岁) 。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 。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 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