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80.04
折扣购买: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ISBN: 9787117361828
任大江,留德医学博士,毕业于原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现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全军骨科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骨科在线科普编委会主编,担任《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脊柱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等审稿专家。
人体真是太精密了!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哈佛大学制作的视频“The inner life of the cell”,看到微观世界里动力蛋 白在微管上行走,勤勤恳恳运输着囊泡;中性粒细胞舍 命追击入侵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发出 由衷的感叹,也会更加温柔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太作”。 脊柱,像一排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待 它最温柔的方式就是百般呵护,延缓其衰老。如果我们 只是得了一场普通感冒,还有机会满血复活。但令人悲 伤的是,“脊”病却是一条不可逆的单行道,现代医学 根本无法让受损的脊柱完全复原。 “大不了就开刀呗!”很多人微微一笑,轻松地说 ,仿佛外科医生手起刀落,脊柱就能回到二十岁的样子 。这样的想法不免太过天真。“做手术”可不是“变魔 术”,打开身体,对准里面吹口气,病就全好了。现实 中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外科手术充其量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但代价却异 常惨重。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一句话,“原装的, 永远是最好的!” 年轻时,我不理解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 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外科医生难道不应 该总是在治愈吗?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累积,我 终于慢慢体会到其中的深意:现代医学仍无法治愈每一 种疾病,更无法治愈每一位患者。很多时候,面对疾病 和患者,束手无策的我们只能给予安慰和鼓励。 “脊”病突然来袭,会让很多人本能地感到恐惧。 这是源于对疾病知之甚少,以及对不可预知未来的担忧 。挚爱的亲人和我们自己都会逐渐老去,终将成为患者 或患者家属。角色转换,会让每一位医者更好地理解“ 帮助’和“安慰”的重要性,尽力驱散病痛带来的恐怖 气息。 如果可以的话,作为医学实践课的一部分,所有外 科医生都该体验一下躺在手术台上的感觉。只有这样, 才会明白为什么多从患者角度进行思考是每个医生成长 中的必修课。 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让每个人感觉到温暖与 尊重,又何尝不是一种治愈? 在本书中,我努力将烂熟于胸的专业词汇用朴素的 语言讲给大家听,希望可以帮助和治愈更多人。我也希 望每位读者慢慢明白,医学发展至今,很多意外情况依 然不是想避免就一定不会出现的;更要清楚在这个世界 上不存在任何包治百病或无须付出代价的治疗方法。患 者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会和医生一起去积极面对疾病 的无情。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把平时在门诊、病房、手术 室,在微信、短信、电话中,和大家聊的天、说的话、 分析的病情、确定的方案、提出的建议,一并总结并记 录下来,其中共性的内容也许对大家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