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那样工作(不同性格的职场成就法则)

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那样工作(不同性格的职场成就法则)
作者: 张勇|责编:黄兆宁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那样工作(不同性格的职场成就法则)
ISBN: 9787308224307

作者简介

张勇 互联网运营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专家、资深自媒体人。现任某医疗投资公司运营合伙人。 曾任智联招聘公司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及测评事业部总监,拥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学士学位,西方经济学硕士学位及管理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欧美跨国制药公司、美资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外资大型网络以及品牌管理(公关)公司工作。 国内第一批获得国外权威心理机构授权认证的“MBTI性格类型”咨询师,擅长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公司及员工在组织架构梳理、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

内容简介

古今成才论概述 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自春秋时期开始,儒家文化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倡导“仁”和“宽容”,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善待周围的人,以包容的心态去吸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对于这些观点,绝大多数人说起来都会点头称是,但在现实当中能够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要能够真正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做事方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对那些胸怀宽广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园丁”对我们的“修枝剪叶”,他们试图把我们都修整成齐刷刷的草坪。在印象中,凡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和事,我们都会用相对负面的词去描述。比如:这个人的性格太张扬,这个人的性格很固执,这个人的性格太强势,这个人的性格太软弱、这个人的脑袋像块木头;这件事有点儿蹊跷,这件事太不符合常理,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善待这种种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在这个民族的信仰、风俗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狭隘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妄断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坏劣。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多信仰佛教、推崇儒家文化,如果与一个信仰其他宗教、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交往,就应持互尊互重的心态去交流。 5大维度拆解职场精进秘诀 4种动物性格 深入理解自己 精准洞悉他人 多角度、立体化地应对职场问题和人际交往的挑战 一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且都能有所收获的自我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