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作者: 费勇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ISBN: 9787533948313

作者简介

费勇,浙江人,学者、作家。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国内首位“生活方式”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等多种榜单。 2012年与陈坤主办《行走》MOOK,至2015年已出六期,成为出版界的一道清流。 年过五十辞掉固定教职,选择脱离体制,将自己交还自己。

内容简介

01 在讨论陶渊明这首诗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这 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用来阐述“善良会得到好报” 这个大道理。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说是有一天,农夫 弗莱明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听到一阵呼救声,跑去一 看,是一个男孩陷在了沼泽里。弗莱明跳进烂泥,救 起了孩子。第二天,男孩的父亲上门表示要好好感谢 。弗莱明却说他救人只是本性而已,不需感谢。结果 是男孩的父亲坚持要给予弗莱明的儿子和男孩一样的 教育。后来,弗莱明的儿子亚历山大·弗莱明读完医 科大学,几年后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父亲救起的那个男孩,是英国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据说,丘吉尔后来得了严重的肺炎,是亚 历山大·弗莱明救了他的命。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是 人们爱听的那种故事。 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一个编造的故事,不,不是 故事,是编造的美好传奇。亚历山大·弗莱明能够攻 读伦敦大学圣玛丽亚医院,并非他父亲救了温斯顿· 丘吉尔,而是他很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终身未娶的舅舅 的一笔遗产。 但是,人们还是很喜欢读这类编造的美好传奇。 02 真实生活里,几乎不会有完美无瑕的传奇,只有 干疮百孔的故事。最近,我有一个朋友,郁郁不乐。 为什么呢?因为好心却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一年前开 着奔驰经过检察院大门口,门口有很多上访者,他开 得很慢,但还是碰了一下一个睡在地上的男子。他赶 紧下车,那个男子说好像并不觉得痛,意思是给个几 百元就可以了。 朋友好心说,反正我买了保险,还是去医院检查 一下吧,检查了没事也可安心。于是,叫来警察立案 ,报告了保险公司,把那个男子拉到医院。医院检查 后,医生说没有大碍。但既然有保险,不如用最好的 治疗。最好的治疗就是住医,打钢钉。医疗费一下子 估计要两万多。朋友明白这是医院想赚钱,有点不悦 ,但想到还在保险的范围里,也就没有理论。 于是,那个男子住了院。然后,麻烦就来了。他 的很多亲戚老乡来看他。然后,他就开始变了,不断 地要求朋友给钱,开口就是十万。不断地打电话,还 去朋友的户口所在地拉横幅、示威,还去派出所上访 ,说是朋友蓄意谋害之类。 那个男子很老实,朋友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 他们家里很穷,有人教他这是有可能赚一笔大钱的最 好办法,因为你们有钱人都怕惹麻烦,怕闹,反正他 穷得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不闹一下?也许能发一笔财 。 朋友不胜其扰,只好交给律师处理。本来很小的 一件事,只因自己好心、医院贪心,引起那个男子的 贪念,酿成了一桩纠缠不清的官司。 03 善恶报应,在佛教和基督教里,都非常确切。但 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有疑问。以前我有一个朋 友,知道我写了不少研读佛经的书,就问我一个问题 ,为什么她母亲一生虔诚信奉佛教,从不做坏事,但 是,生活仍然那么坎坷、那么不幸?这个问题在很多 西方人那里也经常浮现,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 么,他知不知道世间那么多好人在遭遇不幸,而那么 多坏人在飞黄腾达? 有一个中国皇帝也有过类似的疑问。这个皇帝叫 萧衍。陶渊明于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去 世,五十二年后的公元479年,宋就亡了,萧道成建 立了齐朝。二十三年后,公元502年,萧衍建立了梁 朝。 萧衍就是梁武帝,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把佛教 定为国教,盖了近三千座寺庙,四次舍身出家,严格 遵守佛教的戒律:吃素、不近女色、生活简朴,但生 活好像还是不太幸福。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