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4.70
折扣购买: 红色经典·岁月留痕(梁衡三色散文书系)
ISBN: 9787300151342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 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 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 荡。”我不知道德文的原意 ,中文翻译时为什么用了“ 幽灵”这个词。中国人的习 惯,幽灵者,幽远神秘, 缥缈不定,威力无穷。看 不见,摸不着,似有似无 ,信又不信,几分敬重里 掺着几分恐惧,冥冥中看 不清底细,却又摆不脱对 它的依赖。大概这就是幽 灵。 或许就是这幽灵的魅力 ,我一到德国就急着去看 马克思的故居。马克思出 生在德国西南部的特利尔 小城。那天匆匆赶到时已 近黄昏,我们在一条小巷 里找到了一座灰色的小楼 ,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 次栉比的住宅区,这是一 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 落日的余晖正为它洒上一 层淡淡的金黄。我推门进 去,正面一个小小的柜台 ,陈列着说明书、纪念品 ,门庭很小,窗明几净, 散发出一种家庭式的温馨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 一张马克思像,不是照片 ,也不是绘画,是一幅用 《共产党宣言》的文字组 成的肖像。连绵不断的英 文字母排成长长的线,勾 勒出马克思的形象,我们 所熟悉的大胡子,宽额头 和那深邃的目光。我在这 张特殊的肖像前默站了好 大一会儿。一个人能用自 己驰名世界的著作来标志 和勾勒自己的形象,这真 是难得的殊荣。 故居的小楼共分三层, 环形,中间有一个小小的 天井。一层原是马克思父 亲从事律师职业时的办公 室,现在做了参观的接待 室。二层是马克思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