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养心妙语

毕淑敏养心妙语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73
折扣购买: 毕淑敏养心妙语
ISBN: 97875387337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学习和年龄没有关系,只和心智相连。明白了书本如同钙质,幼儿需要 老年人需要,中年人也需要的时候,你就心平气和地眷恋它了。 ——《我不喜欢的中年人》 好书是沉淀岁月冲刷的砂金,很重,不耀眼,却有保存的价值。它是地 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那些智慧的大脑,在永远逝去之前自立下的思维照片。最 精华的念头,被文字浓缩了。好像一锅灼热久远的煲汤,濡养着后人的神经 。 ——《淑女书女》 学习很重要,但学习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创造。学习 和创造相比,是太容易的事情,虽然创造离不开学习。 学习是一种追随的智慧,前方始终有一盏灯,只要努力,成功的把握很 大。创造则是在暗夜中摸索,无论你怎样努力,结果仍可能是一个零。 所以始终学习而拒绝创造的人,无论成绩多么优异,都是惧怕黑暗的懦 夫。 ——《关于事业与自然的蒙太奇》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 。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 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 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 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 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 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阅读是一种孤独》 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 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 ,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 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 太多时,脑子转动得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 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 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 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 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 事。 ——《阅读是一种孤独》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 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 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 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 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 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 ,都更加光艳夺目。 ——《读书使人优美》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 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 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 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 ,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的证据》 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 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 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 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 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 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教养的证据》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 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 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 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 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 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 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 习和练习来获得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 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 ,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 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 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 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 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 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教养的证据》 P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