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甲天下(峨眉山)/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秀甲天下(峨眉山)/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作者: 佘志超
出版社: 中州古籍
原售价: 23.5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秀甲天下(峨眉山)/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ISBN: 978753484657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高凌五岳的地理环境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妙峰禅师千辛万 苦募来善缘 修建了峨眉金殿,并铸了一金顶铜碑,当时的成都按 察司副使傅光宅 为之撰《峨眉山普贤金殿碑》。碑云:“普贤者,佛 之长子,峨眉者, 山之领袖。山起脉自昆仑,度葱岭而来也,结为峨眉 ,而后分为五岳。” 这几句话概括了普贤菩萨与峨眉山的关系,也概括了 中国山脉走向的 大势和峨眉山的地位。 峨眉山是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的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 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提起峨眉山,一般人的 印象中大概在四 川成都市的附近,不错,峨眉山在成都市的西南方, 离成都市约150 公里,坐大巴从高速公路走,大约两个小时就到峨眉 山的地界了。如 果再放大一些来看,蛾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 在四川盆地西南 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如 果坐上飞机,从 空中俯瞰峨眉山,你就可以看到,在成都平原的西南 方,有四座高耸 人云的山峰,有两条江绕着山峰蜿蜒东去。这四座山 峰分别是大峨、 二峨、三峨和四峨,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 的峨眉山就是指 的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 缈,犹如画眉, 这就是峨眉山名称的来历。 峨眉山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 诗人李白发出“峨 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的确,峨眉山 的高峻不但是四大名山之首,而且也超出了五岳中的 任何一座。峨眉 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五岳中最险峻的西岳华 山,海拔只有 2154.6米;雄踞东海的泰山,也只有1532.7米,如果 站在峨眉山面前, 只能算是小兄弟了。所以,峨眉山“高凌五岳”的说 法是有事实根据的。 峨眉山不仅高,而且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按照专 业的说法,中国 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 构造的轮廓,新 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 ,造就了峨眉山。 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 下岩层受到保护 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 进而形成了高 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 地层之分而多貌 并存: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 ;经花岗岩及变 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 是一番熔岩平台 的景象。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记那么多地质专业的名词, 只要知道两点就 足够了:第一,峨眉山的峡谷多且深,不像北方高山 的隆起而开阔; 第二,峨眉山的岩层变化多姿,既有石灰岩层的溶洞 地貌,又有花岗 岩及变质岩区形成的深峡,还有坚实的玄武岩形成的 熔岩平台。历史 上,人们把峨眉山的特点概括为“雄秀”两字,“雄 ”是指峨眉山的 高峻极天,“秀”则是与峨眉山的深峡和岩层变化分 不开的,峨眉山 许多奇怪的自然景观其实也是与这两点分不开的,所 以,理解了峨眉 山的地貌特征,我们就会对峨眉山的日出、云海、佛 光、圣灯四大绝 景和其他一些景象见奇不怪了。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