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视频文案创作

从零开始学视频文案创作
作者: 闫春红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从零开始学视频文案创作
ISBN: 9787122390653

作者简介

闫春红,日照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部制片人,大学和硕士研究生均攻读电视艺术与技术专业,工作后从事视频创作十余年至今。

内容简介

1.1 视频创作为什么需 要文案 视频原本是一个技术概 念,指区别于胶片电影的一 种影像处理、传输和储存技 术,后来演变为对此类影像 的代指。宽泛地来说,我们 在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 看到的影像都是视频。在网 络文化兴起之后,尤其是在 短视频流行开后,视频的概 念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代以 网络为传播基础的影像。 通常来讲,一个视频的 创作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 摄、后期包装制作三个阶段 。文案创作则根据视频种类 的不同,或处于策划与拍摄 之间,或在拍摄与后期制作 之间。不管在哪个时间节点 完成,视频文案(策划方案 、脚本、解说词等)都是最 后成品的基础,是一切创作 的蓝图。 影视编剧圈有个说法:“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正 如剧本是电影和电视剧的根 本,文案、脚本也是视频创 作的根本和依据。但是为什 么视频创作圈对文案和脚本 显得不够重视呢?现在脚本 和文案又在创作中处于什么 地位呢?追根溯源,要从视 频的创作方式、审美特点、 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探究。 1.1.1 戏剧美学与纪实 美学的区别 戏剧类作品以虚拟创作 为主,包括电影、电视剧、 戏曲、话剧、歌剧等,即便 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也必 然加入大量改编、创造的成 分。大到作品的框架、立意 ,小到一个场景的对白设计 ,这些都需要编剧一字一句 地在纸上呈现,而后才有导 演的现实再现。所以,编剧 写什么,以及“编”得好不好 ,直接决定作品的内容和品 质。 纪实类作品则不同,它 以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时空为 影像基础,再进行剪辑、修 改、处理,相当于二次创作 。这类产品包括:纪录片、 专题片、宣传片、新闻及电 视上出现的各类纪实栏目。 这类作品一般是先有影像, 而后才有脚本的创作,即使 是主题先行的专题片和宣传 片,也一定是在创作者对现 实影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 进行脚本创作。这就导致了 纪实类作品一定程度上重策 划、拍摄而轻文案。特别是 当手机剪辑软件兴起之后, 当抖音等APP可以一键生成 各种炫目的效果,视频的特 效成为奇观,人们更加重视 对画面的处理,内容反倒退 为其次。我们平常接触的视 频类型中,纪实类占了较大 部分,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出 现轻文案的现象。 那么戏剧类的视频呢?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微电影、 微视频等,麻雀虽小五脏俱 全,创作过程等于是电影、 电视剧的缩小版,文案脚本 的地位就比较突出。 还有一部分特殊的类型 ,就是段子型视频,时间短 ,以搞笑或猎奇为主,是当 下深受用户欢迎的类型。这 一类作品也有细分,如Papi 酱脱口秀性质的视频,文案 脚本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也 不乏天才型选手临场发挥; 再有就是抓拍类的,偶然拍 摄或截取的奇观,这一类虽 然看不到文案的影子,但背 后的策划、构思、画面字幕 和解说等都是需要考量的, 并不排除文案的功劳。 所以,虽然大家最容易 看到视频的画面、情节、人 物,但背后看不到的文案却 无处不在。 1.1.2 历史传统导致视 频文案的地位偏轻 我们来看“视频”这两个 字,可以说,从定义之初, 这个词就把重点放在了“视” ,也就是画面上。 我们把历史的时钟往回 拨十五年,在网络视频还没 有兴盛之前,我们谈论的还 是电视艺术。如今的视频创 作也是沿袭了电视的创作手 法,并以之为基础进行了革 新。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综合 艺术。声,包括解说、同期 声、音乐、音响、音效等作 用于听觉的各类元素;画, 包括影像、字幕、特效等视 觉元素。在电影和电视被发 明之前,漫长的人类文明史 都是以文字为传播和记载基 础的。可以说影视的出现, “使人类获得了另—种语言 ——视听结合的语言模式。 它对于人类文化信息的沟通 与传播,对人类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的影响,甚至对人 类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出自《电视 写作》) 数千年来,人类都是以 文字为载体进行信息交流。 当画面直观鲜活地显现在眼 前,人们无法抵挡它的魅力 。可想而知电视艺术是多么 具有冲击力的头脑革命。以 中国为例,从1958年北京 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前身)开播,到2l世纪之初 ,电视机在几十年间发展成 为居家必备的电器用品,人 们对电视这种时空大挪移一 般的艺术表示出极大的热忱 和欢迎。 P2-4 1. 19个实用文案创作技巧,参考性强 2. 语言接地气儿,简明易懂 3.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便于理解 4. 扫二维码可观看视频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