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218.00
折扣价: 135.20
折扣购买: 战争与和平
ISBN: 9787575300018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思想家。其作品再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俄国社会与精神图景,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被称作“心灵辩证法”。三部史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至高峰。以博爱精神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曾对俄国知识分子产生巨大影响。1910年11月,82岁高龄的作家为寻求精神宁静而离家出走,病逝于铁路小站。 【译者简介】 张捷 著名学者、俄语翻译家。译著有《战争与和平》《白痴》《暴风雨》《屠格涅夫文论》等。曾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奖。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 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作一简要的说明。 一 《战争与和平》创作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在这之前,托尔斯泰曾打算写一部叫做《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六十年代初写成了几章,其中描绘了一八五六年从流放地回来的十二月党人拉巴佐夫的形象,此人历经磨难,仍保持着青年时代的锐气。后来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思发生了变化。他在《战争与和平》前言的一个草稿里讲了构思变化的过程,他说:“一八五六年我开始写一部具有一定倾向的小说,主人公应是一个带着家眷回到俄国内地的十二月党人。不知不觉地我从现代转到了一八二五年,转到了我的主人公迷惘和不幸的时代,放弃了已写好的开头。但是一八二五年我的主人公已是一个有了家室的成年人。为了理解他,我需要转而研究他的青年时代,而他的青年时代正好与一八一二年俄国的一个光荣时代相吻合。于是我又一次抛弃了开了头的东西,决定从一八一二年写起……”接着他又说:“如果只写我们如何战胜波拿巴的法国而不写我们的失败和耻辱,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下笔……于是就从一八五六年回溯到了一八〇五年,打算领着我的主人公(已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男女主人公)从这时起经历一八〇五年、一八一二年、一八二五年和一八五六年的历史事件。” 托尔斯泰于一八六三年动笔,从保存下来的手稿来看,小说有过十五种开头。前四个开头从一八一一年写起,接下来的两个开头改为从一八〇八年写起,到第七个开头才把情节开始发生的时间挪到一八〇五 年。而地点时而在童山,时而在彼得堡,时而在莫斯科,时而又转回彼得堡,只有第七个开头情节发生的地点在国外的奥尔米茨营地。最后终于把开头的时间地点定在一八〇五年七月彼得堡一个宫廷女官的客厅里。经过艰苦的创作探索和反复的加工,托尔斯泰终于写出了小说的第一部,它以《一八〇五年》为题发表在《俄罗斯导报》一八六五年第一、二期上。接着该杂志一八六六年第一至四期发表了第二部,这一部仍以《一八〇五年》为题,不过加上了《战争》这一副标题。这时这部小说的名称和整个构思尚未最后确定下来。 一八六六年五月托尔斯泰给费特写信说:“我希望在一八六七年前结束我的小说, 并以《万事大吉》为书名出单行本……”在他这时为小说后面的部分所拟定的提纲里,情节的发展与后来的定本有明显的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否极泰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这与作者要把小说定名为《万事大吉》的意图是吻合的。但是作者没有按时完成他的计划,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写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过程中对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这个主题作了更深的开掘,原来的构思发生了变化。他重新审订了已写成的部分并做了修改,放弃了原来的结尾,引进了新的人物,加入了许多历史的和哲学的议论,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更加宏伟的图景,对主人公的命运作了新的安排,并且决定放弃《万事大吉》的书名,将小说定名为《战争与和平》。从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来看,作者本人首次用《战争与和平》作为书名是在一八六七年三月下旬,他在给拉夫罗夫的信中宣布同意以《战争与和平》为书名排印自己的书。到一八六七年底出版了小说的前三卷,开始排印第四卷。一八六八年至一八六九年托尔斯泰写完了余下的部分,全书六卷于一八六九年出齐,这就是小说的第一版(一八六七—一八六九)。 一八六八年十月出版了前四卷第二版,这次出版前托尔斯泰亲自看了校样和做了修改。这四卷与一八六九年出版的后两卷合在一起,成为整部小说的第二版(一八六八—一八六九)。 …… 1、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历时六年(1863—1869)创作的长篇巨著,被称作俄罗斯民族的“英雄田园诗”、“近代的《伊利亚特》”。被美国《纽约时报》《读者文摘》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 2、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数条线索交织并举,历史人物与虚构角色同时登场。在1812年俄法战争的巨幅画卷上,细笔勾勒个体的命运和悲欢,复原那些被硝烟遮盖的面孔和心灵。深入探讨生与死、善与恶、人与自然、无常与永恒等主题。与历史同样辽阔,与生活同样丰盈。 3、俄苏文学资深翻译家张捷精心移译,严谨细腻,形神兼备,再现史诗典雅磅礴的风格。经过了岁月磨洗,备受读者认可。 4、收录多种辅文,包括译者长篇导读、托尔斯泰本人所撰《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以及托尔斯泰传记作者艾尔默·莫德与英国作家毛姆的评论文章,帮助读者从多角度透彻理解这部伟大的史诗。 5、全套三卷的卷首均收录苏联插画家瓦西里·韦列夏金、亚历山大·阿普希特等插画家所绘高清彩插。身临其境,再现“莫斯科大火”“娜塔莎之舞”等经典场面。附赠精美手绘人物关系图海报,四大家族复杂脉络一目了然。 6、知名设计师廖韡担纲装帧设计。高饱和度色彩,油画纹理,多重含义浓缩的图案,传达托尔斯泰之恢弘与细腻。从第一卷到第三卷,构成连贯整体:由厚重到明朗,由毁灭到新生,由纷乱走向宁静,寓示着战事的变化,以及个体的心灵轨迹。内封采用黑纸印银工艺。以现代感视觉效果重新诠释经典。圆脊精装,本白色胶版纸,适合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