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23
折扣购买: 问题解决力
ISBN: 9787802491854
齐藤显一,大阪府出身。毕业于国际基督教大学,后进入麦肯锡工作。1987年晋升为Partner。1995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Foresight & Company。2005年4月,进入Business Break through研究生学院担任教授。 大前研一,1943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科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原子力学工科博士学位。 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社社长,1994年辞职。之后从事跨国公司和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顾问执业,期间大胆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等观点。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著有《无国界的世界》、《心理经济学》、《M型社会》、《思考的技术》、《专业主义》、《OFF学》、《知性力》、《低智商社会》等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
1.2 理解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技巧 问题解决是按流程进行的。首先,理解为什么要进行问题解决,理解它 的目的和它要达到的目标,发现实现目标的本质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实施 方案并实行,关注进程,就是这样的流程。但是,发现本质后,我们还必须 挑战3件事。通过这个讲座,我们要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分析信息” 、“抽取信息”,并把这3个挑战确实地解决掉。 1.2.1 发现问题,考虑对策并实行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理解问题解决所必需的技巧”。 大家在面对发现本质问题时都会有障碍,或是有固有想法,或是关注了 局部却忽视了整体,或是不客观,这就是说,要想发现本质问题,做的与之 相反就行了。总之,消除固有想法、关注整体、客观,注意这些就行了,然 而,实际上却很难做到。改变多年形成的“思考方式”或“想法”是非常难 的,成为一种习惯后,即使头脑中再怎么想要客观一些,实际说出来的时候 ,总是会说出固有想法。只这点,就是在问题解决上的最大障碍,可还有比 这更大的问题。即使大家能够客观地评价、分析事实并发现本质问题,接下 来还必须考虑解决实质问题的对策,这也绝不是轻松的工作。想好解决对策 之后,接下来不去实行它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解决者。问题解决者不 仅要在纸上把解决方法写出来,还要考虑实行对策所需的计划、结构。无论 是多么好的对策,只要不实行它就不会得到结果。我们不需要“我是作决策 的人”、“你是实行的人”,而是需要能使变化产生的人。发现问题_考虑 解决对策一考虑实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个循环才是问题解决的基本 形式。 发现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实行它,特意说起这些理所当然的事 ,和以前有什么好的对策无关,是因为不实行的公司很多。所谓的公司,不 只是经营者的问题,下到部门后不彻底实行的例子很多。所以,发现问题→ 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行对策,要好好理解这个循环,直到最终确认成果 。 1.2.2 用流程考虑的话就不会出现遗漏 解决问题时希望大家用process考虑,也就是用流程考虑。流程有重要 的理论性,用流程考虑的话就不会有遗漏。例如,我在下面的图里特意写了 “在理解公司或事业部门、业务部门的使命或达成目标的基础上”,为什么 在这里写这个呢?会有人这么想吧。可是我希望大家能仔细考虑一下,原本 工作或作业是为什么而做的呢?这要求必须理解其目标,理解目标后,就会 去思考达成目标的对策。 然而,企业总是把3年前的事业计划中的数字稍稍替换一下就制定出第 二年的事业计划,那是与问题解决的流程完全相背离的。明确目标→明确目 标后考虑达成目标所需的对策→有了对策之后实行它→实行对策后检查进度 情况并修正,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流程。 明确目标后,当然达成目标时的阻碍因素就会出现,充分理解它之后, 才能建立方案。本质问题的出现,在考虑达成目标所需方案的过程中作为流 程的第一步出现,第二步设立问题解决的方案。第三步,需要有把它传递给 别人看的演示(说服)技巧。这三个步骤构成了“考虑达成目标所需的方案” 这个流程。 另外,本质问题的发现又由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3步构成,这 中间最难的就是“整理、综合归纳”了。就是说,收集、分析信息后就会明 白很多东西,然后用一句话说出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大进步。 1.2.3 3个基本技巧 还有,说到现在,想让大家理解的就是“在发现问题上,我们在三重痛 苦中挣扎考虑会比较好”。①不知道收集什么样的信息好;②不知道怎么整 理、理解收集到的信息好;③即使能够整理,却不知道要点是什么,这就是 三重痛苦。 那么,要逃离这三重痛苦怎么做好呢?实际上,知道这点就是问题解决 的基本技巧。第一是“辨别必要的信息”。大家平时收集的信息和发现问题 所必需的信息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希望大家能想一下,平时自己收集 信息是用的什么方法,向相关部门问“有这样的数据吗”,人家回答“不巧 ,没有这样的数据”,然后你可能会说“那有了的话,请告诉我”这样的话 吧?我想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公司内部的数据或信息成为工作、作业或考 虑事情的基本。 可是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就能发现本质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吗 ?不可能吧,到现在大家进行得不顺利的原因就在于此,也就是说没有明白 什么是必要的信息。 像下面的图表那样,横轴表示信息的广度,纵轴表示信息的深度,大家 平时收集的信息有一定程度的广度和深度,形状很规则。但是,发现问题所 必需的信息,有时没有广度,有时没有深度,总之是变形的。 为什么发现问题所必需的信息是变形的呢?那是因为我们对于问题的理 解,不是一定要看所有重要信息才能明白的,只要看得深一些,看得广一些 就可以对问题加深了解了。如果大家通宵收集信息的话,那是因为想要收集 规则的信息。但是,要是能知道重要的信息或必要的信息“就是这个?的话 ,应该能更有效地收集信息。 第二是“理解收集来的信息的意思”。即使信息收集得再怎么顺利,如 果零零落落地分析也不会明白这些信息有什么意义。大家没有这样吧?如果 是这样的话,恐怕是没有按一贯的脉络,一贯的流程作业。 另一方面,问题解决者在分析上一定有流程,一定整齐地构成金字塔形 。一件事情不仅在纵深上要进行挖掘,相关的横向联系也要看看。记住这种 做法的话,分析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痛苦,就会很快结束了。 第三就是“要点是什么?”信息分析的结果,有时会成功地找出问题原 因或者重点,可是令人头痛的是有时候面对大量信息,却无从整理,难于统 筹驾驭。信息分析后不仅会明白这一点,也会明白那一点,固然是取得了很 大进步,可是把它们摆在一起看的话却“不知道真正的要点究竟是什么”了 。 这种时候,到底怎么做才好呢?千万不要说“不太了解要点是什么”, 而要说“要点就是这个”,这样才比较好。也就是说,把从发现中成功抽取 出来的理由用共通点进行概括,就会明白“要点是这样的”。 必须按这样的归纳方法做。 下面来整理一下目前学到的要点。首先,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流程。从这 个意义上说,最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要干这项工作”这个大目标,或者说 理解公司或部门的使命。为了达成那些目标或使命,就必须要设立相应的对 策并实行,注意进度情况。 为了确立对策,要发现实质问题,设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必须说服对 方。另外,为了发现本质问题还要收集、分析、整理归纳情报。这其中最难 的是整理归纳。 其次,在发现问题上有3个大的挑战。它们是:收集什么样的信息,从 中会发现什么,怎么样进行归纳。辨别必要的信息并收集起来,为了理解信 息的意思而进行分析,从中抽取理由,然后把发现的东西按共同点概括起来 ,就会说“原来如此,要点是这样的”。 确实,解决问题是很难的。可是,按流程进行思考,正确清除3个挑战 后,你就会踏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P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