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音乐--指挥家迪图瓦访谈/红色系列/巴黎丛书

世界的音乐--指挥家迪图瓦访谈/红色系列/巴黎丛书
作者: (瑞士)迪图瓦//帕斯托利|译者:刘常津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世界的音乐--指挥家迪图瓦访谈/红色系列/巴黎丛书
ISBN: 9787561772010

作者简介

让·皮埃尔·帕斯托利是著名的文化记者和洛桑地区电视台经理,出版过《从舞台到城市》、《洛桑剧院,1869-1989》等大量有关表演艺术的著作。他是瑞士舞蹈多媒体图书馆的创始人,撰写过一部上下两册的舞蹈史(伽利马出版社出版,“发现”系列)。帕斯托利曾经担任蒙特勒…沃韦音乐节的新闻专员、洛桑小交响乐团行政总监以及瑞士罗曼语广播电视公司许多音乐与舞蹈节目的报幕员。

内容简介

那么您是如何被赫伯特·冯·卡拉扬发现的呢? 我的苏黎世经纪人瓦尔特·舒尔特斯,同时也是卡拉扬的经纪人。有 一次,他告诉卡拉扬说一位26岁的年轻瑞士人要指挥《春之祭》。而那时 比我年长30岁的卡拉扬也恰好在准备第一次演奏这部作品。多么惊人的巧 合啊!另外,我曾观看过他在卢塞恩音乐节上的演出,那是1964年的事情 了。卡拉扬当时站在乐谱前,显得有一点儿紧张。您也知道,指挥5/16这 样不均衡的拍子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春之 祭》表现出鲜明的瓦格纳风格。尽管不能说这是瓦格纳的嫡传,但依然非 常美妙,非常引人人胜。而乐队也很出色。 在那个时代,很少有指挥家演奏《春之祭》。当时指挥的技法与现在 不同。某些指挥甚至对于演奏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的5/4拍都感到十 分困难。他们对5拍很不习惯。其实准确地说,不应该用5拍来指挥,而应 该用2拍,不过需要不同的速度起伏:一个2拍,另一个则3拍。近40年来, 这方面的进步是惊人的,只要看看现在那些年轻的指挥家就可以相信了! 您是否在自己的学生中发掘出真正具有才华的人? 如果要同时负责32个学生的教学,那出现一个或两个真正出色的就不 太可能了。不过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授课时,教过一个男孩,现在他已经 成名了。这是一个委内瑞拉年轻人,名字叫古斯塔沃·迪阿梅尔。其实他 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因为他太有天分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来参加了四 五天的课。当时他20岁,现在过去大概5年了,他已经在世界各地担任指挥 。这确实是一个特例! 著名的指挥家是不是也能和那些有名的独奏家一样,能够找到自己的 后继者? 顶级指挥家本来数量就不多,或许现在和过去的数量持平。可是高雅 音乐的消费量却3倍,甚至4倍地增长:现在音乐会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以往 。独奏家也是层出不穷,像玛尔塔一样的钢琴家何其之多?而他们一样会 举办音乐会。我说的不对吗?50年以来,钢琴与弦乐器本身并没有多大的 变化。诸如柯蒂斯学院或者朱利亚德音乐学校③这样的美国高等音乐学府 非常注重技法培养。学生们技法很快就能达到顶峰,而不必像我们在欧洲 ,尤其是在瑞士那样还需要重视技法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自身的艺术修养 。就管乐器方面来说,他们的水平确实提高了,这可能要归功于拉威尔和 斯特拉文斯基那样的作曲家对他们的要求。我们以首次用巴松管演奏《春 之祭》为例——我一直在思考它是如何对作品进行诠释的。再有拉威尔的 《大调协奏曲》,需要小号、短笛、竖琴、大号、长号……全部汇集到一 起演奏,如今看来这可太困难了,除非在克利夫兰、费城、柏林,那里单 独一件乐器就可以胜任! 您刚才暗示纽约的年轻音乐家们有很多互相竞争的机会。我想在其他 大城市里学习音乐的年轻人也有这样的好机会。而当您在瑞士罗曼语区学 习的时代,却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 我求学的开始阶段很艰苦。但机遇很快就来了。当时瑞士音乐家协会 的秘书长让·亨纳贝格给予了我支持,并且建议我代表瑞士参加1962年在 纽约举行的“米特罗普洛斯”(多音乐大赛。而且为了保证我能够取胜,他 推荐我在洛桑、日内瓦、苏黎世以及洛迦诺等地的广播音乐会中练习我的 参赛曲目。尽管如此,我还是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当时我指挥乐队排练海 顿《牛津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不过他们演奏得的确太糟糕了。我停了下 来,心想这就是评委团想要听到的演奏。其他的参赛者都是一气呵成,完 成了演奏。其中一个是《达夫尼与克罗埃》开场舞,另一个是《火鸟》的 终曲。最后比赛的前三名分别是:克洛蒂奥·阿巴多、摩西·阿茨蒙和佩 德罗·卡尔德隆。当然,阿巴多最后取得的成就最高,而我们借这个机会 成为了朋友。尽管我们后来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始终保持着这份友谊。 那么您还参加过其他的比赛吗? 没有,这是我参加的唯一一次比赛。我对此并不感到什么遗憾,而且 趁势成为了苏黎世广播公司的乐队指挥。其实我在伯尔尼的时候就已经担 任过类似的职务了。几年之后,我又到伯尔尼接替保罗·克莱茨基。之后 ,我应邀担任苏黎世音乐大厅指挥,同时成为肯佩的助理指挥。等到了 1964年,维也纳歌剧院邀请我担任指挥。总之,事情的进展速度越来越快 。即使要冒身败名裂的风险,我指挥的曲目依然非常广泛,其中一些作品 我是第一次接触。说句实在话,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不过这 一时期确实令我受益匪浅,为将来前往蒙特利尔作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 时,我还在歌德堡交响乐团兼任三个演出季的指挥,在墨西哥国家交响乐 团兼职指挥也持续了三到四个演出季。我曾经作为瑞士代表被派往日本参 加大阪的世界博览会,与宫滕以及我的老朋友笛子演奏家奥雷勒·尼科莱 共同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巡回演出:东京、札幌、名古屋……从这个时候开 始,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日本。 看来您具有一种非常强的接受能力。 您知道,必须得有20年或者25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够断言说自己是行 家。所有能够推动我进步的机遇都被我抓住了。然而我并不因此而感到心 满意足:我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期望的目标。那时我学习的速度非常缓 慢,对于一篇谱子消化和记忆最长竟需要3个月时间。而现在往往只要一个 半星期就足够了。还是回到先前的话题:没有人教我该如何做,完全都是 依靠自己摸索。如果能有人为年轻的指挥们讲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 一篇乐谱,如何指挥乐队演奏它的话,那能为他们节省出多少时间啊! P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