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精)

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精)
作者: (英)丹·琼斯|责编:徐一彤//张金勇|译者:陆大鹏//刘晓晖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精)
ISBN: 97875201543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议会 上下两院议员同意,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国内每位年 满十五岁的在俗民众,无论有无公民权、无论是男是女抑 或何种身份地位,均应缴纳三格罗特。 —议会档案 北安普敦,1380年11月 瓢泼大雨敲打着北安普敦厚厚的城墙,冰冷的石块被 雨水冲刷得十分光滑。这个繁忙小镇的狭窄街道通常熙熙 攘攘,但在1380年11月初这个灰蒙蒙的星期四上午,湿漉 漉的北安普敦显得清冷而寂静。 在城镇西北角圣安德鲁修道院隔壁的一个小房间里, 坎特伯雷大主教使个眼色,他的部下便开始宣读一份冗长 但耳熟能详的文本,朗读声盖过了室外的雨声。这份文本 就是《大宪章》,即“英格兰自由大宪章”。热气腾腾的 室内回荡着朗读声,聚集于此的一群贵族、主教和绅士浑 身淋湿,聆听着他们拥有并行使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这 些人组成了英格兰的精英法庭和政府议事会。 这是本届议会的第一天。也可以说是第二个第一天。 议会原定于星期一召开,因天气恶劣不得不推迟三天,但 到会的人依然不多。议会的出席率素来不高,但即便参照 近来的标准,这一天参会的人也太少了。北安普敦位于英 格兰的心脏地带,所有肩负参加议会责任的人理应很容易 抵达这里。但这年秋季的阴雨和风暴天气连绵不断,使道 路化为泥泞难行的沟渠。长途旅行总是很麻烦,而随着猛 涨的河水淹没了英格兰繁忙的商业通衢,旅行的危险性大 大增加。 为了参加王国在短短四年内召开的第五届议会,教士 、在俗民众、贵族及其仆人都顶着风雨艰难赶来。王室的 需求十分急迫而严苛,以至于十三岁的幼主理查二世也不 得不冒着倾盆大雨,来到议会会场几英里外的莫尔顿庄园 。在内廷侍臣、教师和玩伴的簇拥下,他将在那里暂住好 几个月。理查在陌生的环境里主持自己的宫廷,而与此同 时,他的一些臣民正代表他的利益,致力于应对迫在眉睫 的全国性危机。 王室和国家面临的威胁既显而易见又紧迫。在过去一 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法之间的和平始终处于摇摇欲 坠的状态,如今两国彻底决裂,法兰西人看到英格兰政府 高层出现了权力真空,知道自己占了上风。诸多外敌对英 格兰幼主的政府嗤之以鼻,不相信它有能力用公平合理的 方式为英法战争带来终结。法兰西和西班牙舰队在英吉利 海峡兴风作浪;苏格兰人在袭击英格兰北部边境;爱尔兰 人蠢蠢欲动;在欧洲大陆的英军手头拮据;英格兰全国转 入防御态势,在过去三年半里一直提防着敌人从海陆两路 入侵。南部海岸和整个英格兰南部始终处于危险之中,就 连距离海岸线数百英里之外的牛津也在为最糟糕的局面做 准备,紧张兮兮地考虑重整本城严重失修的防御工事。本 届议会的召开就足以说明危机的严重性。这年1月在同样电 闪雷鸣的威斯敏斯特批准的动产税对民众来说十分严苛, 下议院议员认为贵族在财政领域昏庸无能,对他们发出了 严正抗议。下议院议员与王室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国王这 一次可以征税,但之后必须等至少十八个月才可以再次向 议会要钱。但1月批准的税目完全不足以满足政府的需求。 威斯敏斯特议会结束仅仅几个月后,政府又颇为难堪地向 全国发出召集令,要在北安普敦召开新一届议会,现在下 议院议员普遍反对让铺张浪费的恶性循环继续下去。 参加了1月议会的那些最精英、最令人生畏的贵族领主 如今都在打仗,所以北安普敦议会的参与者以下议院议员 为主。现在,终于没有威风凛凛的贵族来对下议院议员施 以欺侮与侗吓,迫使他们乖乖掏钱了。最重要的是,冈特 的约翰没有到会。国王这位顾固霸道、暴躁易怒的叔父是 全英最有权势的贵族,欧洲大陆西半部分的绝大多数人都 承认他是欧洲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冈特的约翰此时正在 北方与苏格兰议和,他要到月底才会回到米德兰①。 P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