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精)/耶茨文集

好学校(精)/耶茨文集
作者: (美)理查德·耶茨|译者:姜向明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好学校(精)/耶茨文集
ISBN: 978753278268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1992)是“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相提并论。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革命之路》甫一推出即获成功,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此外他还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冯内古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出自原文(书摘部分建议带有关键字),必须文字格式 最近我父亲的形象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是因为再过四年我就要达到他去世时的年龄。现在,我母亲也已去世多年,还有我姐姐——她年纪很轻就死掉了——不过我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我父亲。 我努力地回想着他年轻时的模样,就是在通用电气公司俘虏他之前的岁月里,那时候他独自在纽约州北部到处旅行,想要靠唱歌谋生。他那时一定是个勇敢、敏感、颇有些妄自尊大的人,但同时也常常会觉得疲倦,会陷入深深的怀疑,直到最后完全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真正能够清楚记得的是他那悲哀的后半生——错误的婚姻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局促在枯燥的小办公室里,为了电灯泡的销售管理付出了那么多年的心血,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西区公寓,芳香扑鼻的炖羊肉,我只能希望在他去世前的那几年里他找到了真爱。 然而,即使到现在,我最想记住的还是他的歌声,他那美妙动听的男高音穿越我童年的城墙鸣响在我的耳畔。十年前有一次,我深夜驾车行驶在美国中部,仪表盘里的汽车收音机发着噼里啪啦的噪音,突然从收音机里传出一片高亢纯净的声音;是他的声音,即使那只是一刹那的错觉,是某个千里之外的小城上的年轻男高音歌手: ……但是请你回来吧, 在那绿草如茵的夏日, 或是在那山谷沉寂、 白雪飞舞的冬日里…… 然后,他的声音消逝在空中,噪音再次席卷而来,之后是广告,还有密苏里电台通宵的传教节目,他们是想告诉我关于人性的救赎,直到我关上收音机全神贯注地看着路面。 如果我父亲还活着,我一定会感谢他为我承担了多塞特中学的学费。我知道他从来也没有信任过那个地方,正因如此即便他不领我的情我也照样会坚持要感谢他的。我或许甚至会这么告诉他——这么说不过有一点点夸张而已——那里是一所好学校,而且至今对我有重要的意义。那里见证了我那糟糕透顶的青春期,很少有几个学校能够做到这点,那里也教会了我赖以谋生的手段。通过《多塞特记事报》的工作,虽然我犯了许多从来没人注意到的印刷错误,但我毕竟学会了写作。难道那不能算是一个幸运的学徒经历吗?除此之外,那所学校就没有进一步的优点了吗,我在那里的中学时光就没有进一步的优点了吗?或者说,我自己就没有进一步的优点了吗? 我会常常在内心深处问我父亲这样的问题,在我失败的时候,我寻找着他的爱,在我在意他的爱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它;不过所有的一切——就像以前常常有人强求他演唱《少年丹尼》一样,他会后退一步,微微摇手表示拒绝,脸上同时出现微笑和皱眉的表情——所有的一切已成往事。 \\\\\\\" \\\\\\\"【编辑推荐】:耶茨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相提并论。1961年,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革命之路》甫一推出即获成功,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在评论界获广泛好评;该书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 此外他还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冯内古特、安德烈?杜波依斯、尼克?霍恩比、戴维?黑尔、雷蒙德?卡佛、琼?狄迪恩和理查德?福特等。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时时刻刻》与《朗读者》的剧作家戴维?黑尔曾说:“耶茨与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堪称二十世纪美国三位无可争议的伟大小说家。我所能给予耶茨的最高赞誉,就是他的作品更像是出自剧作家之手,而非小说家:他想让你亲眼见到他描述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