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自编文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自编文集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自编文集
ISBN: 9787544772631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篇白话小说《狂人*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就卓著。

内容简介

我记得曾有一个时候,我们很少能够从本国的刊 物上,知道一点苏联的情形。虽是文艺罢,有些可敬 的作家和学者们,也如千金小姐的遇到柏油一样,不 但决不沾手,离得还远呢,却已经皱起了鼻子。近一 两年可不同了,自然间或还看见几幅从外国刊物上取 来的讽刺画,但*多的是真心的绍介着建设的成绩, 令人抬起头来,看见飞机,水闸,工人住宅,集体农 场,不再专门两眼看地,惦记着破皮鞋摇头叹气了。 这些绍介者,都并非有所谓可怕的政治倾向的人,但 决不幸灾乐祸,因此看得邻人的平和的繁荣,也就非 常高兴,并且将这高兴来分给中国人。我以为为中国 和苏联两国起见,这现象是极好的,一面是真相为我 们所知道,得到了解,一面是不再误解,而且证明了 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 必说真话的人们。 但那些绍介,都是文章或照相,今年的版画展览 会,却将艺术直接陈列在我们眼前了。作者之中,很 有几个是由于作品的复制,姓名已为我们所熟识的, 但现在才看到手制的原作,使我们*加觉得亲密。 版画之中,木刻是中国早已发明的,但中途衰退 ,五年前从新兴起的是取法于欧洲,与古代木刻并无 关系。不久,就遭压迫,又缺师资,所以至今不见有 特别的进步。我们在这会里才得了极好,极多的模范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内战时期,就改革木刻,从此不 断的前进的巨匠法复尔斯基(V.F**orsky),和他的 一派兑内加(A.Deineka),冈察洛夫(A. Goncharov),叶卡斯托夫(G.Echeistov),毕珂夫 (M.Pikov)等,他们在作品里各各表现着真挚的精神 ,继起者怎样照着导师所指示的道路,却用不同的方 法,使我们知道只要内容相同,方法不妨各异,而依 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 兑内加和叶卡斯托夫的作品,是中国未曾绍介过 的,可惜这里也很少;和法复尔斯基接近的保夫理诺 夫(P P**linov)的木刻,我们只见过一幅,现在却弥 补了这缺憾了。 克拉甫兼珂(A_Kr**chenko)的木刻能够幸而寄 到中国,翻印绍介了的也只有一幅,到现在大家才看 见他*多的原作。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 年的热情,而注意于背景和细致的表现,也将使观者 得到裨益。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 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 ,竞尚高简,变成空虚,这弊病还常见于现在的青年 木刻家的作品里,克拉甫兼珂的新作《尼泊尔建造》 (Dneprostroy),是惊起这种懒惰的空想的警钟。至 于毕斯凯莱夫(N.Piskarev),则恐怕是*先绍介到 中国来的木刻家。他的四幅《铁流》的插画,早为许 多青年读者所欣赏,现在才又见了《安娜.力口里尼 娜》的插画,——他的刻法的别一端。 这里又有密德罗辛(D.Mitrokhin),希仁斯基 (L.Khiz。hinsky),莫察罗夫(s.Mochalov),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