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人生浅淡写(精装插图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自在人生浅淡写(精装插图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作者: 舒婷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70
折扣购买: 自在人生浅淡写(精装插图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ISBN: 978753548173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到石码去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人间以 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 ,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 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 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 ,除了粗粝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 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可以 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 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 筐辚辚地拖过条石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条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 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正午的倦意侵袭 ,渐渐打起盹来。 一支蜡烛在硕大无朋的圆桌上自得其乐。 妈妈的*缩在大房子的*深处,垂着蚊帐,像一 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凉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外乡、独居,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 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 的寂寞和神秘。也许她想起外婆家她的清净卧室,风 百无聊赖地翻动遗忘在钢琴上的乐谱,自鸣钟一下一 下地测量着岑寂。枕边那一册《聊斋志异》犹夹着多 少狐仙和鬼魅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 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唬吱吱尖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 首先吓了她自己。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妈妈一直这样强调,而且 声明她决没有睡着),烛焰低抑,一个黑糊糊的影子 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 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蹬过她厚实 的赤脚,一蹭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 如一面小旗,飘动、展开、垂落…… 我在那天下午出生,妈妈那天看见了什么,谁知 道呢,但从此我便有了的“精灵儿”的绰号。 满月之后,绸缎庄老板把他的三小姐和外孙女一 同接回大都市。 我那常在地方小报上发点歪诗的爸爸,抱着他的 鬈发黑黑、肤色雪白的“精灵儿”,在花园回廊上大 叫:“女神,我的女神。”尽管后来女神长成了丑八 怪,但父亲对我的溺爱有增无减,原因也和我的“精 灵”有关。 走在街上专挑沟沿、栏杆爬高蹿低,和男孩子去 钓鱼,吊在龙眼树上偷嘴,都有我的份。尤其我们的 家在政治风云中遭难之后,妈妈遇事总得和我商量, 在她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常 是啐一声“精灵鬼”!有**我要填履历表了,妈妈 告诉我籍贯要写泉州。什么?我明明出生在石码嘛! 泉州我随爸爸去过,我一点不喜欢。泉州是一条又一 条绕来绕去绕个没完的小巷,一张又一张据说是亲属 而又从未见过面的脸孔。我**感兴趣的是爷爷和奶 奶的洞房,但那已被我叫不出辈分的族亲翻修一新, 邓丽君在那儿领导新潮流。籍贯在泉州是多么暗淡呀 。 而我的石码镇白天有慷慨热烈的阳光,存在石缝 ,流在海滩,到了晚上就发酵成浓浓的酒香。清冷的 月牙儿像一弯快镰,收割一簇一簇浪花,波涛吃吃地 笑着,纠缠着苍白的石阶。码头边泊着小小的渔船, 透过船篷是红红的灯,看得见古铜色的脊梁护卫着一 窝甜甜的梦,梦中的渔家孩子像黑鳗一样扭动着。啊 ,咸味的梦和大海息息相关。 让我在籍贯一栏藏着我的渔镇吧,**填乡音如 缕,明天填南曲一管。我在我自己的热爱中,吮吸爸 爸妈妈的回想,丰满了我出生的那一块热土。 过了许多年,我在一些场合上认识了不少石码人 ,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玩,并且告诉我,再也没有石 条街了,都成了柏油路。那种古堡似的老房子怕也不 在了,甚至鱼也少了,现在镇上的主要经济是工厂。 终于有**,我把一张六角钱的船票端详了许久 。六角钱,这么简单,一艘突突突弥漫着汽油味的小 火轮就能把人带过三十二年辽阔的怀想,抵达梦之湾 吗? 三十二年,小镇的人与事也在我的思念中成长与 凋谢。我常想那一只那么残酷地掴我屁股蛋的蒲扇大 手,现在一定像老树皮那样搁在膝上,还会有孩子愿 意听他讲陈年烂芝麻吗:三十多年前,有位爱抹眼泪 的“先生娘”在这儿养了个哭不出声的“精灵儿”… …街角的碗匙敲击声,还一样有节奏地**行人夜归 的脚步吗?但卖鱼丸汤的定不是那爱咳两声的老头, 该是他的儿子或孙子了。虽然那胡椒昧儿,那葱花香 ,是我在娘胎里就熟悉了的。 我的手一松,绿色的船票顺着波涛一耸一耸漂走 …… 让那新建的公寓大楼替代我那秘藏无数鬼魅传闻 的老房子吧;让渔民综合企业公司孵出一批一批羽毛 斑斓的青年和姑娘吧;让穿木屐的脚都套上三接头皮 鞋,让乔其纱和红领带在大街上飘吧;让所有的孩子 都出生在那样一个热烈、明朗、高速度的现代化都市 吧!只是在我的感情里永远有一扇开着的小门,像一 个简朴的画框,嵌着那天的阳光,那条市声喧闹的条 石街,和一个“精灵儿”三十二年绵绵的眷念。 1984.11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