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活力
ISBN: 9787523105078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
决定人生的是心中的“想 法” 我今年已经84岁了,回 首过去84年的人生,我越发 体会到:心有多大,人生的 舞台就有多大,心中的“想 法”决定了人生的走向。我 有很多次这方面的人生经历 ,因此,我一直坚信这就是 这个世间的真理。 首先,我想谈一谈人类 的“想(思ぅ)”为何物。 我们通常认为,“思考( 考ぇゐ)”很重要,即将事 物合乎伦理地进行组合,然 后用大脑进行推理和推论。 另外,有不少人都认为“想” 这个行为大家都会,没什么 了不起的。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 想”比“思考”要重要得多。 我一直相信,在我们的一生 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不及“ 想”的力量强大。 相信在手握本书的朋友 当中,不乏会认为“学习好” “头脑聪明”很重要的人。 这些方面固然很重要, 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内心的 所思所想才是重中之重。 “人性和品格”以及“境遇” 由“想法”形成 所谓的“想”,是人类一 切的本源、基础,但很多人 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 面理解。 其一,我们每一天的生 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想法”累 积起来,造就了我们的人性 、人品和人格。也就是说, 我们每天都会想这想那,通 过这些“想法”的汇集,拼凑 出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 格。 有些人认为“自己合适就 行,不用管别人死活”,这 种人的大脑中往往充斥着自 私、无情的“想法”,我想他 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如同 那些“想法”一样,也会变得 自私自利、无情无义。 反之,抱有同情心、善 良的“想法”的人,会在不知 不觉间形成富有同情心的人 性、人品和人格。 可见,“想法”竟然能对 我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其二,“想法”还有另一 种巨大的作用。“想法”可以 影响一个人的境遇。 换言之,说各种“想法” 的凝聚可以打造一个人的命 运,也并非言过其实。 关于这一点,100多年前 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艾 伦曾这样说: 人是思想的主人, 是人格的缔造者, 是环境和命运的设计师 。 一个人,他的周围发生 了什么事,现在是何种境遇 ——正是他一直以来内心的 “想法”不断积累的结果。 抱怨“我的命怎么这么不 好!”并且赌气,没有任何 意义。 因为自己的命运既非别 人强加的东西,也不是自然 所赐予的,而是由自己的“ 想法”创造出来的。 如与家人、邻居、同事 之间的关系等,所有人际关 系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反映 。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 自己身边有很多心术不正的 人、骗子和坏人,这种想法 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反映。 很多宗教家和圣贤都用 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过同样 的观点。 尽管如此,很多现代人 还是不相信自己所拥有的“ 想法”中竟然蕴藏着那么大 的力量。但是,不管我们相 信与否,实际上无论是人生 的结果、人际关系,还是和 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 切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想法” 塑造出来的。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