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ISBN: 9787521701043
熊向晖,安徽省凤阳县人,1936年12月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当年12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到国民党胡宗南将军的部队服务,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39年3月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毕业,其后至1947年5月,任胡宗南将军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1947年9月进入美国Western Reserve大学研究院学习,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1954年随周恩来总理出席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任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主任。1961年随陈毅副总理出席讨论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任中国代表团顾问。1962年至1967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1967年1月,奉命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1970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不久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参加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1971年的访华会谈及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的访华会谈。1971年11月,任新中国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团代表。1972年8月任新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73年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1983年至1987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
到胡宗南部队“服务” 1936年12月,我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清华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蒋南翔嘱我回家探亲,相机了解社会动态。我到武昌家中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同南翔失去联系。12月13日,南京沦陷。几天后,清华女同学郭见恩同我接上党的关系。她说:“上级指定你不要暴露党员面目,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 战地服务团中20余名大学生,大都是平津“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包括清华学生会主席洪同、北大学生会主席陈忠经。陈忠经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对外文化联络局代局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该团的组成引起社会重视。胡宗南自江苏前线来电欢迎,还派来一位姓陈的亲信当指导员。他说:胡先生年过四十,尚未结婚,一心效忠党国,效忠领袖,是蒋委员长的左膀右臂。这次统率“天下第一军”参加淞沪抗战,坚守数月。我想起1936年初,《大公报》连载名记者范长江写的长篇通讯《中国的西北角》,其中有一段提到胡宗南。我去图书馆查阅,找出这一段:“胡宗南氏,他的生活情形,据天水一带的民众和朋友谈起,颇有点特别,这次特别去拜访他。他住的是城外半山上的一座小庙,门窗不全,正挡着西北风,屋子里没有火炉,他又不睡热炕,身上还穿的单衣单裤,非到晚上不穿大衣。我看他的手脸额耳,都已冻成无数的疮伤,而谈话却津津有味。我问他:‘人生究竟为的什么?’他笑着避开了这个问题没有答复,却滔滔不绝地谈起他的部下,某个排长如何,某个士兵又如何,这样的态度倒使人有点茫然了。”——这引起我的兴趣,想会会这个“有点奇怪”的人。经过几天准备,服务团从长沙乘火车去武昌。 首次聆听周恩来的教导 1.这是一部越深入读,越有价值、越有风采的书,既是毛主席、周总理那一代共产党人智慧英勇、雄才大略的真实记录,也反映了熊向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2.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第二部分,外交生涯。与以往不同,此次出版由熊向晖之女熊蕾女士作序《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 3.作为周恩来布置的闲棋冷子,熊向晖如何成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历经蒋经国证婚、保密局打闷棍,他以怎样的坚韧和才智在敌营站稳脚跟,执行特殊任务?1943年和1947年两度发出国民党军“闪击延安”和进攻延安的重要情报,又是如何全身而退? 4.在外交战线上,熊向晖同志经历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四位老帅对中美关系的研判、恢复联合国的席位等一系列大事件、大场面。 5、本书横跨历史、军事、政治、外交、个人传记多个领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翔实地记载鲜为人知的史实,具有较强说服力, 是为数不多可公开的个人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