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12.40
折扣价: 171.90
折扣购买: 王小波经典作品系列(逝世20周年纪念版共7册)(精)
ISBN: 9787535464200
王小波(1952—1997),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第13届、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蕞佳编剧奖。
我的精神家园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 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 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 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 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 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 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 ,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 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 后海。 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 诉我说: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走来走去。 有一天,有一位哲人去看朋友,见他不在,就要过一块涂 蜡的木板,在上面随意挥洒,画了一条曲线,交给朋友的 家人,自己回家去了。那位朋友回家,看到那块木板,为 曲线的优美所折服,连忙埋伏在哲人家附近,待他出门时 闯进去,要过一块木板,精心画上一条曲线……当然,这 故事下余的部分就很容易猜了:哲人回了家,看到朋友留 下的木板,又取一块蜡版,把自己的全部心胸画在一条曲 线里,送给朋友去看,使他真正折服。现在我想,这个故 事是我哥哥编的。但当时我还认真地想了一阵,终于傻呵 呵地说道:这多好啊。时隔三十年回想起来,我并不羞愧 。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 精神家园。此外,人有兄长是好的。虽然我对国家的计划 生育政策也无异议。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的事业。我哥 哥后来是已故逻辑大师沈有鼎先生的弟子,我则学了理科 ;还在一起讲过真伪之分的心得、对热力学的体会,但这 已是我二十多岁时的事。再大一些,我到国外去旅行,在 剑桥看到过使牛顿体会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拜伦拐着腿 跳下去游水的“拜伦塘”,但我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 慧星空时的情景。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 爱好无可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 着星光感晤的一瞬。我总觉得,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 就如性爱一样,是不可少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 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 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 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 一本宗谱。我听说苏联就是这么教小孩子的:要背全本的 普希金、半本莱蒙托夫,还要记住俄罗斯是大象的故乡( 肖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里说了很多)。我们这里是怎样教 孩子的,我就不说了,以免得罪师长。我很怀疑会背宗谱 就算有了精神家园,但我也不想说服谁。安徒生写过《光 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 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 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 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 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样说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