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作者: 王宇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47
折扣购买: 祝酒辞大全
ISBN: 978750447545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万事抒怀须纵酒——祝酒探源 1.祝酒的传说 酒在世界上存在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据专家考证,世界上最早出现 的 酒其实是果物发酵天然形成的。至于酿酒的起源,则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我 国的主流观点是,直到农耕时代出现以后,人类才开始用谷物酿酒。但是 考 古学家吴其昌在1937年提出:“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 而 非做饭。”这种观点在国外是比较流行的,因为国外发现在一万多年前还 处于 游牧生活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 在游牧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所以这时候酿成的酒数量也是非常少的 。 对于这种令人兴奋的具有神奇力量的汁液,人们想到的不是自己饮用,而 是 要把这种佳酿首先献给先祖和神灵,并在祭祀活动中说一些话,希望在祭 祀 活动中让神灵和祖先知道自己祈求的目的和愿望。因此,可以毫不牵强地 说, 这些语言其实就是最早的祝酒辞。 到现在,无酒不成席,每逢过节或者生活中有了什么喜事,亲朋好友 们 总爱团聚在一起,大摆宴席来联络感情,而在这个时候,众人举杯相邀, 可 以使酒席上的气氛更热烈,亲朋好友们的感情更融洽。而祝酒在酒宴中更 是 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 祝酒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向彼此表达良好祝愿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宴 饮 礼仪。在宴席上宾主互相敬酒,以示来祝福、庆贺。通常祝酒是由主人先 发起的, 由主人向来宾敬酒并致敬酒辞,宴席人数少的时候,主人会和客人一一碰 杯, 一起欢饮,主人祝酒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来宾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来宾来向 主 人祝酒,接下来主人和来宾一起饮酒。 祝酒的习俗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 们 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也是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 一 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但是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下面的这个传 说。 相传在17世纪的英格兰,也就是今天英国的巴斯地区,这里是著名的 温 泉胜地,这里的水以有益健康而知名,在这个地方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美 女, 有一天,这位美女和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宴会上的气氛非常融洽。美女的 情 人在酒杯中斟酒后又舀了些温泉水加在酒中,祝愿她身体健康并将这杯掺 了 温泉水的酒一饮而尽,美女很高兴,而后所有的朋友也依次向她祝酒,并 都 在酒杯内加入了温泉水,其实朋友们并非真的想喝那水,但自此以后,祝 酒 的形式反而流传了下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迄今为止,祝酒是宴席上最为普遍流行的礼仪。在各种不同的宴席上 , 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时,主宾都要说些有关祝福、吉利、感谢等话 语。 如祝寿宴席上应祝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婚礼宴席上应祝新郎新娘百 年 好合、白头偕老等。 2. 祝酒碰杯的由来 在各种宴席酒会上,宾客满座,人头攒动,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 之情, 都是笑容满面,向彼此举杯致意。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向彼 此 举起酒杯已经不足以表达当时的情绪了,一定要双方酒杯碰到一起才算尽 兴, 于是酒会上到处都可以听到清脆的碰杯声。为什么喝酒一定要碰杯呢?难 道 仅仅是为了表示良好的祝愿吗?祝酒碰杯的由来又是什么呢? 祝酒碰杯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祝酒碰杯的习俗是起源 于 古希腊。传说古代希腊人在宴会饮酒的时候突然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在众 人 举杯喝酒之时,在人的面部五官中,鼻子能够嗅到酒散发的香味,眼睛能 够 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品尝到酒的味道,而只有耳朵,什么享受都没有 。 这该怎么办呢?有一个聪明的希腊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把手 中 的杯子互相碰一下,这样发出的清脆响声就可以传到耳朵中,让耳朵和其 他 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这是祝酒碰杯起源的一种说法。 在古希腊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古希腊时期,各个小国家之间经常 彼 此征战,到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分不出胜负的时候,双方首领不得不坐到一 起 用谈判来解决争端,而谈判仪式往往都会有酒宴。在这种酒宴上,由于双 方 的身份仍是敌对的,在一起喝酒都怕对方在酒中动手脚,所以谈判双方的 首 领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在酒中下毒,在喝酒以前,就会端起酒杯举到一起互 相 碰一下酒杯,这样自己杯中的酒就会溅入对方的酒杯里,以此来告诉对方 , 酒中绝对没有下毒,尽可放心饮用。这种固定的礼仪,完全是出于安全方 面 的考虑。但是在外人看来,两位首领的酒杯仅仅是相互碰了一下,以为这 是 表示友好的一种行为,于是也就逐渐流传了下来。 与之相似的一种说法是,喝酒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崇尚武功, 国 内常常开展“角力”竞技比赛。在比赛之前选手们习惯饮酒,表示勉励之 意。 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有些选手心术不正,就收买一些人在对手喝的酒 中 加入毒药,想要以此来操纵比赛结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人们便 想 出了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比赛开始前,比赛双方各将自己杯中的酒 向 对方的酒杯中倒入一些,以此表示自己的光明正大,没有在酒中动手脚, 就 这样,喝酒之前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还有一种说法是祝酒碰杯是起源于爱尔兰,“干杯”这个词在16世纪 的爱 尔兰原是烤面包的意思。当时在爱尔兰,由于酿造技术的不发达,酒味特 别浓烈, 以及酒中含有一些杂质,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一片烤面包放人酒中,以此 来改 善酒的味道以及除去酒中的杂质。直到18世纪,“干杯”这个词才有了今 天的 含义,并且发展成为祝酒时的固定形式。干杯时人们往往还要相互碰杯, 据说 碰杯时发出的响声和教堂敲钟的声音是一个意思,都可以驱散附近的恶魔 。 祝酒碰杯还有一种心理上的说法,在古时代人们喝酒时,总是用右手 执 杯,将胳膊伸直与肩齐平,这可以向对方表示祝酒者腰间没有暗藏武器, 是 一种友好的表现。其实在酒宴上,彼此祝酒可以让酒宴的气氛比以往热烈 很 多。通过加上碰杯这个环节,一种悦耳的声音在可以增加你的听觉享受以 外, 也是一种彼此表示友好祝福的暗示。你通过祝酒和别人发生了肢体上的接 触, 当酒杯碰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也象征性地“拥抱”了。从某种意义上说, 酒 有了人回归一个完整的联系的含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