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精)

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精)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精)
ISBN: 9787508672144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内容简介

古代镜子的艺术 中国金工用青铜铸造镜子,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多数镜子的背面,都有精美的装饰图案,从造型特征 和艺术表现看,可以分成两类,代表两种不同风格: 一种镜身比较厚实,边沿平齐,用蟠虺纹作图案主题 ,用浅浮雕、高浮雕和透空雕等技法处理的,图案花 纹和河南新郑、辉县,山西李峪村及最近安徽寿县各 地出土青铜器部分装饰花纹相近。有一种透空虺纹镜 子,数量虽然不多,做法自成一个系统,产生时代可 能早一些。另一种镜身材料极薄,边缘上卷,图案花 纹分两层处理,一般是在精细地纹上再加各种主题浅 浮雕,地纹或作涡旋云纹、几何纹及丝绸中的罗锦纹 。主题装饰有代表性的,计有山字形矩纹、连续矩纹 、菱形纹、连续菱纹、方胜格子嵌水仙花纹,黼绣云 藻龙凤纹、长尾兽(雌)纹,及反映当时细金工佩饰物 各式花纹。这部分图案比前一部分有个基本不同处, 是它和古代纺织物丝绸锦绣花纹发生密切联系,制作 精美也达到了当时金铜工艺高峰,产生时代可能稍晚 一些,先在淮河流域发现,通称“淮式镜”。建国后 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同类镜子格外多,才知道叫它做 “楚式镜”比较正确。从现有材料分析,青铜镜子的 发明,虽未必创自楚国,但是楚国铸镜工人,对于生 产技术的进步提高和改进图案艺术的丰富多样化,无 疑有过极大贡献。镜子埋藏在地下已经过两千三百余 年,出土后还多保存得十分完整,镜面黑光如漆,可 以照人。照西汉《淮南子》一书所说,是用“玄锡” 作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的结果。后来磨镜药是 用水银和锡粉做成的。经近人研究,玄锡就指这种水 银混合剂。由此知道我国优秀冶金工人,战国时期就 已经掌握了烧炼水银的新技术。这时期起始流行的鎏 金技术,同样要利用水银才能完成。这些重要发现或 发明,是中国冶金史和科学技术发明史一件重大事情 ,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金工装饰艺术 ,因之更加显得华美和壮丽。当时特种加工镜子,还 有涂朱绘彩的、用金银错镂镶嵌的,加玉背并镶嵌彩 色琉璃的,都反映了这个伟大历史时期金铜工艺所达 到的高度水平。 到汉代,青铜镜子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图案花纹 也不断丰富以新的内容,特别有代表性的如连续云藻 纹镜,云藻多用双钩法处理,材料薄而卷边,还具楚 式镜规格,大径在五寸以内,通常都认为是秦汉之际 的制作。有的又在镜中做圆框或方框,加铸四字或十 二字铭文,“大富贵,宦酒食,乐无事,日有熹”是 常见格式。或用“安乐未央”四字铭文,必横列一旁 。 其次是种小型平边镜子,镜身稍微厚实,铜质泛 黑,唯用“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八字做铭文,每字之 间再用二三种不同简单云样花式做成图案,字体方整 犹如秦刻石。图案结构虽比较简单,铭文却提出一个 问题,西汉初年社会,已起始用镜子做男女间爱情表 记,生前相互赠送,作为纪念,死后埋入坟中,还有 生死不忘意思。“破镜重圆”的传说,就在这个时期 产生,比后来传述乐昌公主故事早七八百年。又有大 型日光镜,外缘加七言韵语,文如《长门赋》体裁, 借形容镜子使用不时,作为爱情隔阂忧虑比喻。另有 一种星云镜,用天文星象位置组成图案,或在中心镜 钮部分作九曜七星,又把四围众星用云纹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云鸟图案。这都是西汉前期镜子。第三种是 中型或大型四神规矩镜,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分布四方作主要装饰,上下各有规矩形,外缘另加各 种带式装饰,如重复齿状纹、水波云纹、连续云藻纹 、连续云中乌鹊夔凤纹,主题组织和边缘装饰结合, 共同形成一种活泼而壮丽的画面。正如汉代一般工艺 图案相似,在发展中起始见出神仙方士思想的侵入。 这种镜子或创始于武帝刘彻时尚方官工,到王莽时代 还普遍流行,是西汉中期到末叶官工镜子标准式样。 有的在内外缘间还加铸年号、作者姓名和七言韵语, 表示对于个人或家长平安幸福的愿望。最常用的是“ 尚方作竞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和“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巧工 作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等语句。有些还说起 购买的做生意凡事顺心能发大财。又有铭文说“铜以 徐州为好,工以洛阳著名”。它的产生年代和图案铭 刻反映的社会意识,因之也更加明确。第四种是大型 “长宜子孙”、“长宜高官”铭文镜,字体作长脚花 式篆,分布四周,美丽如图画。 P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