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
ISBN: 9787122070159
杨通,1998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2001~2003年在该校硕士研究生班进行全日制学习。师从云南名中医吴生元教授、龙德昭教授、高中祖教授等,参与了《常见疑难病证治荟萃》、《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古今用》等书的编撰。毕业后曾任基层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院分院院长。 为探索纯中医发展之路,杨通几年前辞去公职开办了一家纯中医医馆,受到患者的好评。他认为,中医药的发展必须从西医的疾病模型中解放出来。正如章次公先生所说:“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
一、气不成圆运动,则病易生 我有些病人被西医诊断为“心肌缺血”,临床表现大多为倦怠、乏力, 动则心慌、胸闷、上气不接下气,病人大多形体稍胖,化验检查结果提示: 血脂偏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他们接受西医为主的治疗多年后,反而觉得少 气,胸部闷痛,心前区偶感刺痛,睡眠差;后来到我处就诊,服用血府逐瘀 汤,改善局部的瘀血症状(还原观),再服升陷汤,改善全身的气虚状态(整 体观),这样,气行则血行,多年痼疾很快消失,后偶感不适,大都以此法 加减而愈。 此类病例,西医认为是心脏的问题,治疗多从局部考虑。中医也言“心 ”,但更重视气。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晚学盲言》中所说,“中国人 言心,每指其整体,而颇不重视其部分。部分从整体生,不明其整体,即无 法了解其部分。这是中国人观念”,“用一‘气’字,即指其生命总体之综 合存在”;“中国医学则重在躯体中之一气。生命终了称断气。此一‘气’ 字,西方医学所不论,今国人亦称之曰不科学。实则天有阴阳四时之气,地 有山川陆海之气,身家国天下,亦各有其气。有生气,有死气,盛衰兴亡, 莫不有其气。上下四方,古今中外,通为一气。中国此一‘气’字所指,今 姑称之曰能世界,以别于质世界”。 钱穆先生更说:“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在医学上,西 医更分别看重其身上之各部分,中医则看重其各部分所合成之一整体。西医 重视血,中医重视气。血是具体的,分别流行于身体之各部分。气则不具体 ,不能从身体各部分中抽出一气来,气只是血之流通的一抽象功能。有了气 ,血才通。无气则血不行。气绝则人死,中医重视气,西医少提及。” 中医讲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在人体的运动形式为圆运动。这跟现代医学 所说的血液循环很相似。只是现代医学视心为血液循环的中心,而中医是讲 无形的气,圆运动中引一个中气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从八卦图来看,肝配东方木、肺配西方金、心配南方火、肾配北方水、 四方称之为四维。脾胃配中央土,为中气所主,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 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这是中医的生理。中医的 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来运 动轮的升降,及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 ,由轴而轮,是为后天。易经八卦图所揭示先天后天的生理运动、病理医理 ,都在其间矣。由中气起,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右降。转 者由上而下,旋者由下而上。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木火左升,必右降以交 金水;金水右降,必左升以交木火。以成其圆运动。中医圆运动是整个不可 分割的,是圆的,是活的,不是死的。运动圆为生理,运动不圆为病理,运 动不圆用药以恢复其圆为医理。中气旋转于中央,四气升降于四维。运动常 圆,人身即得健康。运动不圆而反常则为病。惟中气健旺之人,自己本身运 动能圆,故不易受外面大气变化不圆的影响而不易生病。 仍如上述心肌缺血的例子,现代医学从解剖得知血液循环之中心在心脏 ,所以在临床上,西医认为血液循环的疾病是心脏的问题,仅从微观考虑问 题,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中医圆运动的中心在于脾升胃降,在于后天 脾胃不断化生的中气来斡旋,中气健旺,则全身气机运动得圆,病则不易生 。所以,中医是从人体整体功能上来分析疾病。如果西医能从系统论的观点 出发,考虑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从宏观上的整体去认识疾病,治疗也许更 完善。钱学森也说过:“有经验的老西医,从实践当中认识到人是一个整体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西医不承认整体观,总是分析的观点,也就是 还原论的观点。所以,我要说西医受的教育是不对的,它建立在一个错误的 哲学基础上。首先,它把学生教坏了。然后,学生要在实践中纠正他在学校 中的错误。那么,中医呢,恰恰相反,它在细节方面,远远不如西医,它没 有解剖分析的观点,但是,它首先建立起了一个整体的观点,这是一个正确 的观点。所以,到最后,有多年经验的中西医都有一个整体观。” …… P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