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玉文集(文学卷)

张闻玉文集(文学卷)
作者: 张闻玉|责编:高佩佩
出版社: 贵州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张闻玉文集(文学卷)
ISBN: 9787569100662

作者简介

张闻玉,1941年2月生,四川省巴中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现任贵州大学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1952—1958年在巴中中学就读,196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后从事中学、中等师范教育。1973年12月回贵大任教至今。1979年秋—1981年春于安徽滁州张汝舟先生门下问学,1985年秋—1986年夏在吉林大学向金景芳先生学《易》。高校任教时,主讲古代汉语、古代历术、传统小学等课程,教学得法,严格要求,深受学生爱戴。曾先后应邀到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为古代文史研究生讲历术。出版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西周王年论稿》《铜器历日研究》《古音学基础》《西周纪年研究》等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特色的**学者张汝舟 张先生名渡,字汝舟,以字行。1899年3月20日生于 安徽省全椒县南张村,旧属合肥东北乡,早年自称“合肥 张渡”。1930年冬中央大学国文系毕业,1945年秋,应聘 到贵州大学任教授。于1982年1月22日溘然长逝,享年83岁 。 张汝舟先生一生都从事教育事业,敬德修业,教书育 人,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崇高的道德修养、精深的学术 水平,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人。**知名学者如周本淳、 宋祚胤、孟醒仁、祖保泉等都出自他门下。先生在贵州从 教近30年,为贵州培养了众多的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我 省文化战线,成为教育、文艺、学术方面的骨干与中坚, 使贵州的文教事业熠熠生辉。正如弟子们给张汝舟先生撰 述的《墓碑记》所言:“玉在山而草木润,先师于贵州文 教学术之贡献,可谓大矣。弟子遍黔中,颂先师之书、传 先师之道,敬德修业咸以先师为楷模。道德风范,口耳相 传,无不以升堂入室为荣。” 张汝舟先生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其学术成果足以传颂 千古。纵观他的学术成果,可以领略他学术研究的特色。 其一,教书育人,服务教学。张汝舟一生都从事教育 事业,他的研究*大特色就是立足教学,以教书育人带动 学术研究。他的文章与其说写给社会,不如说是写给自己 的学生。1941年他到“国立蓝田师院”任教,由他主讲老 庄,便有了《老庄补义》,显示了他对老庄之学的深刻理 解。在蓝田师院讲文法,写有《国文文法》一书,由蓝天 公益出版社1942年印行。20世纪50年代他在贵阳师院中文 系讲汉语语法,写出了《简明语法》作为教材。20世纪60 年代初,又因为教学需要,写出了《语法管见》,精要地 提出了他的主要观点。他到贵州大学任教,讲声韵学,便 写有《声韵学教案》。20世纪60年代在贵州大学为学生讲 声韵学,写了《声韵学方面的几个问题》《怎样继承清人 训诂学遗产》。1963年他开设“古代汉语”课,自编教材 ,注释中多有他的独到见解,后来整理为《然疑待徵录补 》。 其二,以简驭繁,简明实用。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 ,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有纷纭不已的说 法。年轻人想入门,实在太难。张汝舟先生写讲义做文章 ,充分考虑到青年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总是做到于繁 芜中见精要,于纷乱中显明晰。正如谭科模先生的诗:“ 师传*是合人情,主要精神在简明。”他写出了做学生的 亲身感受。 声韵学上的古音通假是一个难点,有人还写有专著。 张汝舟先生在教学中归纳为“同音通假”“同声符通假” 两类,便可贯通解说。 又如历术,自古以来都认为推步*难,不免望而却步 。依张汝舟先生的研究,利用两张表就能便捷地推演上下 五千年的任何一年的朔闰中气,不过加减乘法而已,平常 人都能掌握。 张汝舟先生对唐诗(主要是杜诗)、宋诗(主要是黄 山谷的诗)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讲到两者的区别,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