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ISBN: 9787504481405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 学。灵魂在希腊文中 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认为生命依赖于 呼吸,呼吸停止,生 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 改为心灵。直到19世 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 才各自从哲学的范畴 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描 述,更重要的是对心 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 道他人心里想什么, 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 就是一门研究人心理 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家只是在尽可能地按照科学 的方法,间接地观 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 意、记忆、思维、想 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 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 、气质、性格和自我 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 运用这些规律,更好 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记忆、思维、想 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哪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 着心理的诞生?即心 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 了心理的产生? 我们知道,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里导致心理现 象的产生。在所有心 理现象中哪一种才是最先产生而又是最基本的心理现 象,且能合理推出发 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是产生的 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 的心理现象,所以感觉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 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 就没有任何心理现象 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才能在感觉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感觉是 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 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 “地基”.其他心理 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无条件 反射和简单的感觉,而 知觉和表象等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却不能否认婴儿 就没有心理 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 有了心理。而其 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 胚芽成长的不同 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 理现象将会愈来 愈复杂。 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 和“胚芽” 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是在 动物进化史中的哪种 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昵?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 是腔肠动物。具有网 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腔肠动物具有 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就有了心理。以后随着 动物的进化和发展, 肛肠动物的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并逐渐出现了 知觉、表象、想象和 思维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 动物的进化而进化 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 发展起来的,心理在 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 了知觉、表象和想象 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 为:“健康是一种身 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 疾病及虚弱现象。”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 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 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以及具有社会适应能 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首 要标准,全面健康包 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 一不可。这就是健康 概念的精髓。 我们再来细说一下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 1.积极有效的心理状态 能够对当前发展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做出良好的 适应,不同层次的人 所具有的反映也不一样。但是健康的心理一定要有好 的智力条件。 2.健康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就是要有好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 属于什么样的状态, 跟周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 断和选择。 3.社交的能力 如果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再聪明的人也不会成功 。要有良好的社交能 力,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 (1)平等原则。不管贵贱高低,我们在人格上都 是平等的,首先要尊 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你。 (2)相容性原则。人跟人肯定不一样,只能求大 同存小异。每个人生 活的方式不一样、习惯不同,所以大家都要互相容忍 一些,同学之间更是 如此。 (3)互惠互利原则。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的一项调 查,平均有三个朋 友的人比没有三个朋友的人要多活三到五年。朋友很 重要,但要有好的朋 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要互惠。 (4)守信原则。守信从心理过程来讲就是保持一 致性,使我们对将要 发生的事情能有一个预测,有了好的预测,才能有好 的行为。 4.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人遇到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都不能让情绪表现 过激。生活或工作中 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要学会自我控制,该 忍耐就要忍耐,吸取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 5.具有抗打击和康复的能力 有些人遇到打击就垮了,有些人却能够在刺激中 承受忍耐。如果一 个人一辈子从来不能经受任何打击,那他也一定会在 某次打击中一蹶不 振。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 的概念。实际上,这 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 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 一个人性格孤僻,心 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 人的抵抗力降低,疾 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 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 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真的会导致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 身体锻炼,另一方 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 间处在紧张的情绪 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 行心理自我调试, 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 心理和生理的全面 健康。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