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75.00
折扣购买: 一碗乡愁
ISBN: 9787530689011
鲜章平,男,1971年10月生,笔名榆杨,新疆作协、兵团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四师电视台总编辑,四师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业余编辑《可克达拉文艺》季刊。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无甚建树,只是在默默向前走着。多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50多万字,出版作品集《站在阿力玛里的土地上》、诗集《西部回声》(与人合著)、《热爱》等,发表网络小说《迷离》、《暗叹》等。
拌面情结 如果我说,一盘小小 的拌面,竟然标志着一个 新时代的开始,你会不会 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言过 其实呢?但,这确实是我 对生活的一个感悟。 作为一种新疆美食, 拌面究竟诞生于何年何月 ,我没有深宄过,不过在 我的记忆里,大概是20世 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走进 我的生活。现在想来,这 一盘小小的拌面,竟然和 改革开放有着紧密的联系 。 为什么呢?因为和其 他日常饭食相比,在新疆 ,拌面应该算是一道硬饭 。面糊糊、疙瘩汤,烧开 了水,随便抓一把面扔进 锅里搅搅,就能入口了。 如果再加点肉末、蔬菜之 类的食材进去,简直就是 无上的美昧了。面条也是 如此,出了锅,随便配点 油泼辣子、咸菜就可以将 就一顿。如果连这些都没 有,那就参照面糊糊和疙 瘩汤的吃法,咕嘟咕嘟把 面条煮糊了,连汤喝下, 也不错。浆水面、汤面条 、浆面条,各地有各地的 叫法,却养活了一代人。 拌面却不行。在新疆 ,吃拌面算是改善伙食的 一个象征。除了必须用白 面(新疆人对小麦粉的本 地叫法),肉和菜更讲究 ,在六七十年代,苞谷面 都不能管够,哪有足够的 小麦面和菜蔬供人挥霍? 记得我第一次吃拌面 ,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 后期。经过四五年的包产 到户,团场职工家里也都 逐渐富裕起来,似乎家家 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白面和 清油,至于各种肉类,也 已经不是啥稀罕物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