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本草拾趣(50味中药带你走进有趣的本草世界)
ISBN: 9787513260206
宣城银杏韵最高 北宋年间,梅尧臣和欧阳修两位大诗人友谊深笃,梅尧臣 住在安徽宣城,欧阳修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不因分隔 干里之遥,经常诗文唱和。一年秋天,银杏成熟,梅尧臣亲自 采摘并选了一百颗最好的包装后,托人捎给欧阳修,以表达对 老友的思念之情。 欧阳修收到银杏后深为感动,写了一首诗表示谢意:“鹅 毛赠干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 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 援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论。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 勤。”诗的大意是说:清贫的梅尧臣从干里之外寄来百颗银 杏,礼物虽菲薄,但情深谊长,更何况又是梅尧臣在霜林中亲 自采摘所得,这百颗银杏就显得更加珍贵了。诗中同时对梅尧 臣人品高尚而不被朝廷重用的遭遇深表同情。梅尧臣收到欧阳 修的诗,心潮起伏,也深深感动,老友不因位高而忘记远在宣 城的清贫老友,也依韵和了一首作答:“去年我何有,鸭脚远 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和我贫。 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看来,真正的友情正如梅尧臣所 说,不是以赠物的贵贱多寡来衡量,也不以官职大小来区别, 关键在于“至交不变旧。” 从上文梅尧臣和欧阳修所对之诗的表面看,银杏在当时似 乎是随手可得的低贱之物,其实是隐喻梅尧臣身世、地位之低 下,因为银杏在宋初已经成为地方上进贡朝廷的贡品了,属珍 品,绝非贱物,欧阳修另有诗句为证:“绛囊初人贡,银杏贵 中州。” 银杏为银杏树的种子,因其种皮色白又名“白果”;银杏 树也简称“银杏”,叶似鸭掌而名“鸭脚”;生长缓慢,公公 栽培,孙辈享用又称“公孙树”。本植物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 乔木,高可达40米。叶在长枝上螺旋散生,叶片扇形,淡绿 色,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 椭圆形至近球形,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胚 乳丰富。花期3~4月,种子成熟期9~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有 栽培,栽培中心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本植物的种子、 叶、根、根皮均可人药。 银杏目树种在第四纪冰期前曾异常繁盛,足迹遍布全球。 此后,银杏家族开始逐步灭绝,仅存银杏一种,成为著名的子 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 银杏也是仅存于我国的一种珍贵植物,名山古刹、寺院庙 宇中常见到浓荫蔽日的银杏。据考证,汉代江南已有银杏栽 培,以后中原地区、黄河流域普遍种植,并移植日本,传入欧 美。 银杏寿命极长,被称作树中元老。据说,长寿的秘诀之一 是银杏树叶的细胞组织内含有多种抗菌杀虫物质,且叶片的细 胞壁能随着外界机械压力的增加而变厚。至今,山东、陕西、 湖北、浙江等省的游览胜地,均发现有树龄上千年的银杏古 树。 银杏在我国历史尽管悠久,但作为食用,至宋初才重视; 至于药用则时间更晚。正如明代李时珍所言:“银杏宋初始著 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时方药亦时用之。(明·李时珍《本 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