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2.40
折扣购买: 荷塘月色(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ISBN: 9787545521740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 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 岳坟,从岳坟人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 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 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 ;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 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 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 我们三个游人;①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 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 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 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 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 ,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 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 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 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 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②那边是乡下 ,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问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 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 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 “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 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 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 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 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 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 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 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 花。 “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 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 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直到去年春天,有 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 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 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 徘徊。 今年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①我爱繁花老干 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 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②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 ;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 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 :“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 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 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 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 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 却是横里伸张的。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 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 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 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 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 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今年算 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 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 菲薄那一班世人名士了。 朱自清创作的作品有27 种,共约190 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1928 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他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按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描写自然景物,借景抒情,如《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晖的一月》《威尼斯》等。二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以及父子、夫妻人伦之情,代表作品有《背影》《女儿》《给亡妇》《冬天》等。三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航船中的文明》《憎》等。其中名篇《背影》《春》《荷塘月色》以及《威尼斯》一直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朱自清也是散文作品入选中学教材*多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