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

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
作者: (比)柯苏|译者:王新宇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00
折扣购买: 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
ISBN: 9787307189539

作者简介

柯苏(Ilios Kotsou),比利时心理学家,Emergences心理协会成员,同时任教于布鲁塞尔大学、萨瓦大学、格勒诺布尔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其著作《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荣获2015年法国FNAC心理学图书大奖。

内容简介

理想化的陷阱 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 着生活; 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能够幸福, 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布莱士·帕斯卡 “每*能多益,幸福抹抹抹”“喀斯特拉玛,幸 福的伙伴”“MMA,幸福的保障”“小贝勒,360°的 幸福”“雷诺风景——为幸福腾出空间”“地中海俱 乐部,全世界的幸福”,当然还有可口可乐的“为所 有人的幸福”!我们把幸福当作广告媒体的调味品, 在各种研讨会上、培训班里讲授幸福,难道幸福成为 了所有人争相寻找却徒劳无获的新的圣杯吗?实际上 ,如今,人们向我们兜售的是一种没有考验与痛苦的 幸福生活的想法。我们大脑中充斥着各种关于理想化 的幸福的画面,这种只包含快乐生活的画面。这种理 想化的生活支撑着市场,向我们兜售一系列的产品和 服务。幸福贩卖商向我们保证,无论什么样的商品, 小到洗涤剂,大到汽车,再到旅游或实习,都会使我 们达到我们期望的状态。 幸福是“持续心满意足、身心舒适平衡,没有痛 苦、压力、不安和困惑的状态”吗?生活就是疾病和 死亡离我们远远的?那么爱呢?夫妻间呢,就应该完 全和睦相处,没有争吵,拥有**身材,当然还有旺 盛的力比多吗?**的父母、勤劳的工作者、公民榜 样……总而言之,幸福正通过某些方面成为我们消费 社会的新**。 这些概念通过强调个人充分发展、实现快乐和避 免痛苦,使幸福在享乐主义方面**增值。但追随这 种意识形态,我们不会走向乌托邦吗?归根结底,我 们不应该冒着失望与不满足的风险,将“应该是那样 的”与“实际是那样的”做比较?也就是说,我们不 应该将使人幸福的假象与对某些人来说,以*猛烈的 方式带来困难与痛苦的现实做比较? 强迫幸福 幸福是全人类的追求。让我们以幸福的重要性的 调查为例进行说明:这个调查涉及来自41个**的人 ,在1至7的评分等级中,1代表“一点也不重要”、7 代表“极其重要和珍贵”,被调查者对幸福重要性的 评价的平均值为6.392。不出所料,西方**的参与 者抬高了幸福分值,但巴西(6.62)和印度尼西亚( 6.63)的分值也不低。这次评价在美洲文化中急剧发 展,美洲参与者还参与到另一项研究中,他们特别认 为幸福的人*有可能上天堂3!幸福就这样被理解成 了需要执行的命令:我们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里,就 应该幸福,就应该快乐。这种幸福成为使我们感到生 活有意义的条件。然而,这种对幸福的强迫,可能会 使我们不再以实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中立地看待生 活,而是与我们应该感*到的东西做比较来评价生活 。但这又能比较出什么呢? 为了探寻对幸福过度追求和舒适的关系,艾瑞斯 ·莫斯(Iris Mauss)教授和她的斯坦福大学的同事 们1衡量了个体对幸福是必需的这一看法的偏好。个 体需要对不同的论断做出评价,“幸福的程度会影响 我生活的意愿”“我想比我现在*加幸福”“为了拥 有一种值得经历的生活,我必须在大部分时间里感到 幸福”。教授们还在zui近的十八个月内对他们进行 了关于压力对他们的生活、舒适状态和抑郁程度的考 量。这项研究显示,在极小压力的情况下,当**环 境无法解释不舒适(我们“应该”幸福)的原因时, 那些总对幸福纠缠不清的人的舒适感***而抑郁程 度***。 布里吉特感到不自在,她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 。“我是家庭主妇,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我物质上什 么都不缺,所以我应该是幸福的。但我一定是出了什 么问题,因为我并没有感到幸福。”布里吉特因不幸 福而悲伤,因不快乐而痛苦,这使她陷入悲观情绪的 恶性循环中。对于她来说,与其他很多人一样,对幸 福的过度追求导致一种感觉一切都不可能实现的精神 状态。 因为我们很难控制我们感觉舒适或不舒适(我会 在下一章做*详细的阐述),所以我们不能想幸福就 幸福。 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