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作者: 赵晓辉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ISBN: 9787508530178

作者简介

赵晓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写作,也进行新诗批评与写作。已出版及发表论著、论文多部(篇)。

内容简介

婚后不久,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大 观元年(1107),其父赵挺之被罢去相位,不久病死京 都。死后三天,蔡京又大兴陷狱,命开封府逮捕赵挺 之在京的家属亲戚,诬陷赵挺之为元祜党人,后来终 因查无实据,这场风波才算平息。赵挺之死后,赵家 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 而失官。本不喜混迹官场的明诚,便与李清照离京屏 居青州(今属山东)乡里。 青州故第生活好似世外桃源。晋陶渊明曾写《归 去来兮辞》,抒写自己对于仕宦生涯的厌弃和归隐田 园的乐趣,其中有“审容膝之易安”,意谓归隐后即 使住在仅能容身的简陋小屋里也非常舒适,易于安身 。夫妇二人取渊明之意,为书房取名“归来堂”,称 清照内室为“易安室”。清照亦自号“易安居士”。 清照夫妇屏居乡里的时间长达十年以上,一直着 意于收藏整理文物。他们将这些书画碑文分类归册, 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不仅正其伪谬, 还品评高下。为了收集整理金石文物,他们生活俭朴 ,节衣缩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 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金石录后序》)。清照 夫妇在整理古籍之余,也常饮酒赏花,吟诗作对,生 活充实而富有情趣。清照曾这样描述道:“余性偶强 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 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 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三十一岁生日那天,明诚为她的一张画像 题辞道:“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 隐。”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明诚对清照学识人品恰 如其分的评价。十年时间,在清照和明诚的共同努力 下,他们收集整理的金石刻辞达两千种之多,收藏之 富,远近闻名。这段时间可谓清照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也是这对学者夫妇最幸福的十年。此时李清照的笔 下一无悲苦之作。 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重新出仕,出守莱州( 今属山东)。东莱三年,虽然公务繁忙,应酬渐多, 但清照夫妇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金石 录》的研究撰写上。 莱州任满后,明诚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又授 直秘阁。赵明诚的出仕,给夫妻琴瑟相合、宁静淡雅 的美满生活注入了一些离别相思的况味,李清照笔下 一首首优美动人的相思怨别之作即由此产生。(《一 剪梅》《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等都是这一时 期的佳作。不过,他们别离的时间并不长,往往是明 诚赴任不久,清照便跟随前往,因而她这期间吟诵的 离别相思之作多是哀而不伤,即便苦涩也带着清透明 朗,虽然叹息但不失轻盈美好。 清照也许从来没有想到,真正的苦难还在后面。 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 肆搜掠后,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 、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 ,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五月,钦宗之弟赵构 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P4-5 李清照词于怨艾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一如作者的人品,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显得别开生面,风韵天然。本书解析深微,阅之可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