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

好时光
作者: 青湘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4.00
折扣购买: 好时光
ISBN: 9787539946887

作者简介

  青湘,渝人氏,80后,现居美国。喜读书,不求甚解,迷恋古典文化。机缘偶然,迷恋上中国传统银饰,开始收藏生涯,至今两年。喜收藏中国传统及清末到建国前后出口外销银饰。主攻女子饰物,尤喜头饰,乐于从形形色色的环佩簪钗中体会到古代女子的优雅。古典首饰随笔在天涯及新浪、网易博客连载,曾被天涯及网易博客首页推荐。

内容简介

肆 光阴 家乡有句俗话,叫“红配绿,丑得哭”。普通话念来似乎不够顺 口,但在家乡的方言里却极为押韵。 从色调来说,红是极暖,绿是极冷,配在一起反差很大,故虽是 俗话,倒也并非没有道理。自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向来不喜欢大红 大绿的搭配,觉得俗气。然这两件首饰却轻易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 大红大绿可以配出如此明艳的效果。 两件首饰都是红绿相间,正中的大红琉璃珠里隐约可见喜鹊登梅 的图样。或许正是因为差异明显,红花绿叶才可以在自然界中如此醒 目。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回想蒋捷的词句不过 寥寥十数字,便勾勒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至此忽地恍然,红绿 相配也不见得恶俗,若是使用得当,便是经典。 这两件首饰均是民国时期的饰品。一支发钗,一枚胸针,虽是分 开买的,却像是定制的一套饰物似的,所以我也一直将它们放在一起。 民国的首饰韵味与明清颇为不同。总体而言,民国的首饰工艺 相比明清有所退化,但当时西风东渐,为首饰注入了新的元素。民国 时的首饰在设计上中为西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既符合现代审 美,又不失古典的韵味。 曾经我极不喜欢近现代史,因为里面有着太多屈辱。我讨厌政 治,讨厌这个战役、那个会议。年纪渐长,逐步学会正视历史,也慢 慢开始理解那奇异而瑰丽的民国时期。不可否认,那是一个纷乱庞杂 的年代,岌岌可危的国土上,中西文化交融,一面是轰轰烈烈的救 亡,一面是醉生梦死的狂欢,新生的希望与末世的绝望交织,培育出 一团不可思议的凄美艳丽。 这两件旧首饰产生于那个时代,经过近百年的洪流冲击,最终 与我结缘。两件首饰与旧式首饰的精工细作略有不同。以发钗为例, 两股金属构成一道弧形,上面镶嵌红绿两色琉璃,间以水晶,造型简 洁。所谓重剑无峰,大巧不工,倒显出一股另类的气息。所以我猜 想,发钗的原主人必不是旧式女性,而当属于一位个性女子。于是, 一个非典型的民国故事就在这两件首饰中成形了。 那名女子已脱离旧式女子的束缚,却又与所谓的新式女子不同。 她介于新旧之间,如同她所在的时代一般进行着新旧的交替。她出生 在中国的某座城市里,家道不算大富大贵,可也称得上殷实,得以受 到新式的教育。家里的长辈毕竟是皇城根里来的人,旧有的传统也在 家里保存了下来。这位女性就这样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之间长大,读过 圣贤之言,习过西洋艺术;听着京剧昆曲,唱着流行歌曲。撑着油纸 伞,悠悠穿过雨巷,不经意间嘴里便轻哼出了一曲《毛毛雨》: 毛毛雨下个不停,微微风吹个不停,微风细雨柳青青,哎哟哟 柳青青…… 即便是那样的世代,也抵不住青春年少。正如歌里所唱,年轻的 她有如荷花刚展瓣,或许还有个年轻的他太阳刚出山,套着长衫,安 静地伫立于青石板路的尽头。雨过天青,绿树苍翠,而他青衫磊落, 眉目如画。穿阴丹士林蓝布旗袍的她扎着小辫,戴着白色围巾,黑布 鞋踩在石板上,蹬蹬地就跑了下来。女同学笑她,女孩子不矜持要掉 身价的。 她只是回头盈盈一笑,继续向他跑去。都到了民国了,难道女孩 子还不能主动吗?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一颗心。纯真时代的爱情总 是如此简单。她最大的要求,不过是雨息风停你要来,哎哟哟你要 来…… 可是日子总不会一直明亮。就算是民国,婚姻大事还是需要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家纵非名门,也算得望族,岂容女儿嫁一落魄 书生?她订了亲,对象却不是他。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 去。她逃了,与他一起。 她与他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她将平日的积蓄拿出,打造了几 件简单却独特的首饰,头钗、胸针、耳环,竟将素日穿的旧旗袍点缀 得灿烂生光,不逊于任何美丽的新嫁娘。没有婚纱,没有酒席,甚至 没有证婚人。但是没关系,天地为证,日月同心,又复何求? 男女主人公共结连理显然并不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彼时的世道, 早已是内忧外患,最终成了战乱。覆巢之下,焉有完卯?再美满的生 活也经不起天灾人祸。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颠沛流离。事态是如此 紧急,他只来得及抱起他们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而她则急急忙忙裹了 几件衣服,匆匆地逃难。虽然这般急迫,她却仍带走了结婚时的几件 首饰…… 故事走到了岔路口。那个时代,什么光怪陆离的情节都是可能 的。但不变的结局,是她失落了这几件珍贵的首饰,或许为了生计而 变卖,或许仅仅是在逃生路上遗失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童年的文章如此作。 近百年的时光洗涤后,它们静静躺在我掌心,无言地诉说着这 些年的悲喜。首饰的主人,或许没能坚持到光明的一刻,或许携手在 风雨中存活下来,又或者飘扬过海到了异国。若是那样,就又是一个 Amy Tan笔下的故事了。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