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学习教育/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作者: 牛冠恒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13.30
折扣购买: 学习教育/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ISBN: 97871010999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常用精通琴棋书画称赞一个人多才多艺,很 有文化素养。琴 棋书画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这四种活动,合称 “雅人四好”,它是 古代文人通习的四种基本技能和修养。 早在西周学校的“六艺”教育里面,就有了“乐 ”的内容。乐是古 代官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乐里面就包括弹琴。历史上 孔子曾“学琴于 师襄”,师襄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乐官,孔子就曾 向他学习弹琴。 在古代,文人学弹琴既是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还包含 着深层的含 义。琴作为雅乐,“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儒 家注重社会伦理 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 排斥媚惑喧闹的溺 音淫乐,所以古代的文人逸士常常是以琴会友,觅知 音,远离名利纷 扰,清修自娱。 棋是指围棋,下棋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论语》记载孔子 曾说过这样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博弈就是下棋,这句话是说整天 吃饱了饭,不用一 点心思,这种人是很难成才的呀!不是有下棋的游戏 吗?干干这个, 也比什么都不干强呀!在这里,孔子把下棋视作修身 养性的一种方 式。北宋时期,一个叫潘慎修的官员曾 经围绕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与围棋 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并专门上书当时 的皇帝宋太宗,得到了皇帝的充分肯定。 《宋史》这样记载:“棋之道在乎恬默, 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 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 者,庶几可以言棋矣。”是说下棋可以修 身养性,体现出了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 信五种美德。 “书”也是“六艺”之一,在科举考 试时代,书法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最终 的考试名次,因此读书人都十分重视 书法学习。同样,书法也是修身养性的 一种方式。练习书法时必须排除杂念、 全神贯注,达到入静专一的状态,才能 把字写好,也就是欧阳询所讲的,练书法时要“澄神 定虑,端己正 容”,所以练习书法能调神修心。平时人们也常说“ 字如其人”,从一 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在修养。 画,指的是中国画,简称国画,别称“丹青”。 我国的传统绘画具 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画就已经相 当成熟了。孔子 曾用“绘事后素”来阐述礼、义之间的关系。素是指 白色的底子,绘 事后素,是说绘画要以白色底子为基础。在孔子看来 ,外在的礼仪是 与人的内心情操相统一的,就像绘画一样,没有白色 底子为基础,就 绘不出优美的图案,也就形不成美丽的画。古人认为 一幅好画,能让 人杂念顿消,洗尘净心,这对画家个人素养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所以 绘画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