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作者: 姜狼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ISBN: 9787514326239

作者简介

男,生于七十年代,曾在国企工作过,现为自由职业者。酷爱历史文学,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对乱世历史的研究和写作有浓厚的兴趣。 姜狼创作的《逐鹿天下(北齐和北周四十年争霸史526-581)》,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精练的笔触,真实地还原这段热血沸腾的历史,解读那个精彩、撼人心魅的时代。

内容简介

父亲没有看走眼,他的这个儿子确实是个读书的 好材料。天上的文曲星,差 不多就是冯道这个样子。 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要想挤进城市的中产阶层, 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好 好读书,才有机会摆脱贫瘠的黄土地。 读书人仕,录取的比例基本上几千分之一的概率 ,虽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毕竟还有机会。来自下层的不满,并不是少数人占 据高位,而是不给下层人士 上升的通道,阶层世袭化、固定化才是问题的核心所 在。 贝多芬在《至韦格勒书》中这么写道:“我要扼 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 我完全屈服。” 冯道的父亲给儿子设定的人生道路是读书人仕, 虽然说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 天下大乱,但科举一直没有中断,就像现在考公务员 一样。 读书是一个耐力活,没有耐心是读不下去的,好 在年轻的冯道性格比较纯厚, 能耐得住寂寞。冯道每天面对累如山积的书籍,却从 来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 耐烦,因为冯道知道,读书,是他出人头地的唯一途 径。 冯道都读了哪些书,史书上并没有留下记载,但 可以推测一下。 首先,儒学经典九经是必读的,九经是指《周礼 》、《仪礼》、《礼记》、《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周易》、《尚 书》,以及《诗经》最流行的一个版 本《毛诗》。 九经是唐朝明经科必考的书目,也是一般知识分 子必读的,冯道不可能不习 读这些儒经。 在高宗至玄宗的这几十年中,朝廷科考取士时还 曾经增加了《道德经》和《尔 雅》。前者和冯道的名字紧紧相连,后者的作用就像 中小学生身边离不开的《新 华词典》一样,冯道肯定会读这些书的。 有一部唐朝的农村儿童入学启蒙教材《兔园策》 不得不提。 《兔园策》是唐太宗儿子蒋王李恽让自己手下的 文人编撰的,共有三十卷, 分为四十八个门类。该书在经、史、子、集中摘录一 些有历史借鉴意义的事件、 历史典故等,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学唐诗》以及小学 生历史课本,主要流行于北 方农村,几乎是每家都有《兔园策》。 冯道作为北方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自然会 读到这本书。让冯道没有想到 的是,就是因为这本书,若干年后被一些土族出身的 假名流们大加嘲讽,这是后话。 除了这些大部头之外,冯道还读过大量诗词歌赋 ,这属于文学史范畴。 唐朝的公务员考试不像明、清两代专在死记硬背 的八股文中选取书呆子,而 是更注重考试人员的全面素质,其中就包括主观能动 性很强的诗类科目。 在冯道年轻的时候,天下大乱,军阀混乱,曾经 灿烂炫目的大唐诗歌竞赛已 经拉下了帷幕。所以那些唐朝诗坛大腕们的作品,冯 道都有机会接触到,比如比 冯道时代稍早的大诗人聂夷中那首著名的《伤田诗》 ,冯道就能倒背如流。 冯道性格内向,有定力,可以做到坐怀不乱,这 是读书的好材料。不像有的 孩子勉强读了两页书,就扔下书本到外面搂草打兔子 去了。 冯道读书能沉得下来,此时的冯道还没有那些功 利性的想法,他热爱读书主 要来源于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冯道每天沉浸在《礼记》、 《周易》、《大学》这些古典书 籍中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冯道已经养成了不读书便 觉得人生无乐趣的好习惯。 放松的心态,才是冯道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 果抱着过于功利的心态读书, 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因为你的心态已经陷在功利的 泥潭中。 不管学什么,千万不要把你所学的行业当成你日 后的饭碗,这是大忌,虽然 你的目标就是想通过你所学的行业出人头地。心态一 定要放正,现在读书不是 “用”,而是“学”。当你还没有学会专业知识时, 就想着如何当大腕,会被人耻 笑的。 冯道喜欢读书,多半是出于兴趣。古代的读书人 不像现在,可以有丰富的业 余生活,读书累了,可以举办个party,调解一下枯 燥的读书生活。 古代没有这么多的业余生活,除了读书,就是吃 喝拉撒睡。如果没有对读书 的兴趣,是坚持不下来的,否则苏秦早就把书本扔掉 ,跟着哥哥下地干活去了。 兴趣有了,还需要勤奋。 冯道读书非常用功,就差没有像苏秦、孙敬那样 头悬梁、锥刺股了。苏秦读 书的功利性和现实政治性实在太明显,而现在的年轻 冯道还没有具体的目标,先 把书读进肚里,比什么都重要。 兵荒马乱的年月,农村一片破败景象,多如牛毛 的税官在农村来回扫荡,压 得农民喘不过气,这同时也加重了冯道的负担。像现 在的农村孩子一样,平时除 了上学读书,还要帮家里干活。 冯道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非 常不好,父母把他拉扯大不 容易。家里没有多少存款,冯道只能穿最便宜的衣服 ,吃最便宜的饭菜,但冯道 从来没有为此抱怨过一句。 冯道从来没有要求父亲在大城市里给他买房买车 ,更没有因为某件小事而对 父母动辄拳脚相加。 冯道的父亲冯良建可能是老年得子,因为冯道在 二十岁的时候,就需要操持 家务,奉养父亲。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冯良建身体不太 好,五十岁左右时就落下一 身病。 冯道的时间,除了照顾父亲,都用在了读书上。 每天我们都能从景城乡下一个小院落里听到一阵 琅琅的读书声,年轻的冯道 席地而坐,手里抱着书本,正在轻轻吟诵着书中的内 容。 即使是寒冬腊月,积雪堆满堂前,大地一片洁白 ,呼啸的北风卷起雪花窜进 堂中,冻得冯道猛打一个寒战,冯道依然目不移处, 沉浸其中。 李白在《北风行》中描写北方的大雪:“燕山雪 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在三四月份的初春,河北地区经常遭到大规模沙 尘暴的侵袭,在一千多年前 同样也是如此。由于冯道的读书场所是开放式的,所 以每次刮起大风,灰尘都会 像降雪一样,堆满了冯道的席子上。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