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文史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郭可慈郭谦父子文选
ISBN: 9787547272169
郭可慈(1933—2002年) 江苏省如东马塘沙家庄人,能用中、英、俄三种语言写作,知名英语教育专家、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史学者。曾在南通师范学校、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求学。在南通师专(现南通大学)、南通地区教研室、通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等校任教国文、俄语、英语。兼任过通州市《教学与进修》杂志编委、《福建中学英语报》高中版主编等,出版英语教学辅导著作及词典12本。曾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辅导》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80余篇,多篇文章以头版头条刊发,传略被载入《中国外语教育名人录》等书。 20世纪50年代,开始写散文随笔、游记,90年代开始图书评论,在《河北日报》《中国图书评论》《图书广角》《文学自由谈》杂志等刊物,发表图书评论等文章60余篇。在《世纪》《红枫》《江海晚报》《太原日报》《苏州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化史研究文章数十篇。90年代末,加入南通市作协、中国图书评论协会。曾自编印发文集《花甲文存》《十英斋偶笔》,2004年,其45万字的现代文化史著作《现代作家亲缘录》(与郭谦合著)由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 郭谦 字甘泉,又名郭必谦,笔名沙漠骆驼。作家、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1957年生于南通通州区,现居北京宋庄。2006年后创办新浪网“心浪圈”“博客文学联谊会”“博文”会刊、博客文学圈、《博客世界》报等,竖起博客文学大旗。曾担任人民日报《艺术》杂志编辑、《作家报》副刊《艺术世界》主编、《中华财富周刊》常务总编。现为《百体书法网》总编、《作家报》副总编。 已出版专著15本,其中《走进文化名门》丛书《影响中国的文化世家》《感动中国的文化家庭》《震撼中国的文化伴侣》《闪耀中国的文化星座》,共130万字,这套书被文坛誉为现代文化史记;《盛唐十大诗人交往史录》,是一部唐代文学横向研究的扛鼎之作;散文集《甘泉清音》,其中文章《竹赋》《骆驼精神颂》入选2013年语文诵读教材;《中国百体书法概述》,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 擅长百体书法、文人画创作,已创作了多个独具特色的书画长卷。在北京、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时,其书画作品及长卷受到观众青睐。2016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南通市文联、海门市江海博物馆、北京市通州区文旅局、如东县文旅局、青州博物馆、安阳市图书馆等单位相继主办“郭谦书画、图书捐赠仪式”和“书画个展”。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站、中国网、凤凰网、今日头条、北京市人民政府网、《作家报》、《中华艺术家》、《中国艺术家》等五百多家媒体对其主体文化活动进行了连续跟踪宣传和报道。
一、闲情漫笔 座右铭,两墨宝 我的书桌座右张贴着 两件民族英雄的墨宝,当 然不可能是真迹,仅是复 印件而已。铮铮金石良言 伴我晨昏,策我励我,真 是不可多得的座右铭。 一件是郑成功手书的 对联“养心莫若寡欲,至 乐无如读书”。我是从一 张用于包装邮包的旧报纸 《泉州广播电视》上复印 放大而来的,原件为福建 安海一人士收藏。去年我 随泉州师专(今泉州师范 学院)中文系教师去郑成 功的故乡石井镇参观“郑 成功纪念馆”,该馆左侧 碑林大门柱上赫然镌刻着 的就是这副对联。 郑成功,在一般人的 印象中似乎是个武将,并 不是文人。其实不然,郑 成功是十足的秀才出身。 南安孔庙有他焚烧青衣处 的遗迹。他20多岁时看到 国家多难,决心投笔从戎 ,就焚烧掉秀才穿的青衣 ,以誓从此弃文从武,保 卫大明江山。从这幅字可 以看出他的书法功底之深 厚,字写得凝重劲挺,有 北宋黄庭坚的笔意。 这副对联并非郑成功 自撰,而是传统的文人格 言联,我早先就抄录过, 只是上联有一字之差,即 “清心莫若寡欲”。郑成功 自幼到老都是按照此联身 体力行的。 去年,我去安海龙山 寺观光,路过安海镇古八 景之一的“星塔鞭影”。紧 靠约三层楼房高的星塔有 一所成功小学,是郑成功 少年读书处。校门口有一 副对联:“星光伴随书声 琅,塔影鞭牛掌故传。” 当地农人有午夜从池塘里 将水牛鞭出的习惯,郑成 功少年时每夜常读书至月 色西移、塔影东斜、鞭牛 声阵阵入耳之际方入睡, 可见他苦读而自得其乐。 郑成功一生,驱逐荷虏, 开发台湾,以国家民族事 业为重,早将个人私欲置 之度外。他死后迁葬故土 时,连他的对头康熙皇帝 也不得不撰联表示叹服: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 ,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 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 海外有孤忠。” 另一件是林则徐的行 书条幅,原载今年4月号 的《收藏》杂志,原件 132厘米X58.6厘米,是 其后人收藏的。林则徐本 身是一位文人,能文善书 并不奇怪,他的墨迹留存 在世的也并不少见。我在 淮安关天培祠堂就见过林 则徐为支持他禁烟抗英的 战友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亲笔书写的像侧联:“六 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 城,孤注竟教躬尽瘁;双 忠同坎懔,闻异类亦钦伟 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我也曾看到过他手书 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 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 》中称“公书具体欧阳( 初唐欧阳询)”,因此他 的字讲究中锋运笔,字字 雄健有力,又错落有致, 变化无常。 林则徐这幅《可观操 守轴》既是陶冶情操的箴 言,也是观人论世的镜鉴 。“观操守在利害时,观 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 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 ,观镇定在震惊时”,含 有深刻的哲理,指出了关 键时刻见真情这一颠扑不 破的道理。从虎门销烟到 谪戍伊犁,都可看出林则 徐坚贞的操守、无穷的精 力、宽宏的度量、深厚的 存养和惊人的镇定。俗语 说:“学如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心如平原走马, 易放难收。”林则徐的“防 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 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 才住脚便下坠”,似乎比 前者说得更深刻、更形象 ,也更击中人的弱点和要 害,可见防欲和从善之难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 利欲熏心的商品经济社会 ,牢记这两句话,对我们 立身处世、砥节砺行是大 有好处的,愿与同道者共 勉之。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