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
ISBN: 9787208158597
部署 郎广围歼战结束后,我就把指挥的重点转到*占上海 这方面来了。 1949年5月初,总前委移驻京沪线上的丹阳城,我和 张震率领三野机关自常州东移苏州,指挥上海战役。 中央*委和总前委考虑,由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尚 未完成,要求我第三野战*暂不要进*上海,而且也不要 靠近上海,不要惊动敌人,不使其过早地退出上海,以免 仓促进去陷于混乱;同时令第二野战*主力集结于浙赣线 休整,随时准备支援我三野作战,并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 能的武装干涉。 这时敌*退守上海的部队,有8个*,25个师,加上* 舰30余艘,飞机120余架,共20余万人。 守备上海的敌*妄图采取陆海空联合作战,实行固守 防御。敌人的防御阵地,分为警戒阵地、主阵地、中心要 点工事。主阵地有:月浦、杨行、大场、真如和浦东的高 桥、高行等地,主阵地的前沿,距市区3至6公里。中心要 点工事包括**饭店、四行仓库、百老汇大楼(今上海大厦 )等32座建筑物。整个上海,仅钢筋水泥的碉堡,就有4000 余个。这些工事是抗*战争爆发前***请美国人、德国 人修的,后来*本人、****又加修过。 敌*将上海划分为沪西北、沪西南、浦东3个守备区。 具体配置是:**23*及暂编第8师驻守太仓、昆山、青浦 、嘉兴、平湖、金山卫之线;第52*驻守月浦、刘行、吴 淞、宝山等地;第54*驻守真如、大场;第21*及第99师 驻守江湾等地;第75*驻守虹桥、龙华;第37*驻守周浦 及浦东市区和南汇之线;**2*驻守高桥、高行地区;第 51*残部及7个交警总队驻守市区。从敌人兵力部署上来看 ,其防御的重点是浦西市郊之吴淞、月浦、刘行、大场和 浦东市区及高桥、高行地区,借以保障吴淞和市区,维护 其出海通路。在这些地区以钢筋水泥的碉堡为骨干,结合 大量的土木结构的工事和蜘蛛网式的堑壕,外设多层障碍 物,构成纵深达3公里的防御地带。为了扫清射界,平毁了 距阵地一公里以内的房屋和树木。这些地区,靠近长江, 可以得到舰*的直接火力支援。而市区和沪西南则是敌人 防御的薄弱部分。 我们打上海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打一场城市*坚战, 又不能把城市打烂了,要争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过 来。我们的一切作战部署及战法,都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 的。 从当时的情况看,打上海有三种方法可选择: **,围困战法。解放战争后期,我*对内地的若干 城市采用了此种战法。但是上海情况特殊,上海有500多万 居民,生活资料依靠外地运人,尤其是粮食和煤,所需数 量很大,长期围困,人民不仅没有吃的,由于没有煤,不 但机器不能运转,连自来水都没有喝的。人民的生活将陷 入*境,而敌*因有海上通道,我们围不死,而且我*渡 江以后,应力争迅速解放全中国,所以,长期围困的战法 不可取。 第二,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这